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甲状腺素体外对Graves病T B细胞功能异常影响的研究

探讨甲状腺激素对机体免疫细胞的影响就成为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目前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很少。本研究应用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G(IgG)及sIL-2R三项指标同步检测了GD病人T、B细胞功能状态,以探讨GD病人体内是否存在这两种细胞的异常,同时观察了甲状腺素(T4)体外对GD患者免疫异常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未治疗GD患者25例,其中男5例,女20例,平均年龄41.4±10.8岁,确诊根据临床症状、体征、游离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自身抗体(TRAb,TSI)阳性。对照组为健康正常人25名,无肝肾功能改变,近期无感染性疾病,其中男5名,女20名,平均年龄40.5±9.2岁。
1.2 实验方法
1.2.1 PBMC分离和培养 用淋巴细胞分离液(上海试剂二厂)将抗凝外周血经梯度离心获得PBMC,用RPMI 1640培养液洗2次后,以含20%小牛血清RPMI 1640培养液调细胞终浓度为1×106个/ml,然后分为3组,A组PBMC+PWM(10 μg/ml)+T4(1 ng/ml),B组PBMC+PWM(10 μg/ml)+T4(5 ng/ml),C组PBMC+PWM(10 μg/ml),然后置于5%CO2、恒温37℃的培养箱中培养6 d。美洲商陆(PWM)、T4均为美国Sigma公司产品。将培养后的PBMC离心1 000 r/min,5 min,取培养上清-20℃保存待检测IgG和sIL-2R时用,其中15例沉淀细胞供检测T细胞亚群用。
1.2.2 T细胞亚群的检测 按许屏等免疫荧光法检测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方法,检测培养后PBMC表达CD3、CD4、CD8的细胞数,每份标本计数200个细胞,计算花环阳性百分率[3]。所用试剂为CD3、CD4、CD8单抗致敏的红细胞花环试剂(卫生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
1.2.3 sIL-2R和IgG的检测 取培养上清为待测样品,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sIL-2R和IgG的含量。试剂盒分别由白求恩医科大学免疫室和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提供,按盒中说明操作。所有标本均一次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

2 结果
2.1 GD病人PBMC培养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结果 由表1可见,GD病人CD8+T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CD4+/CD8+比值显著升高。不同浓度的T4对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无明显影响(表2)。

表1 Graves病患者和正常对照PBMC培养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较(x±s,%,n=15)
Tab.1 Comparison of T lymphocyte subsets of GD patients and control after culture(x±s,%,n=15)


  CD3 CD4 CD8 CD4/CD8
GD patients 60.5±11.1 33.6±5.8 22.4±5.41) 1.52±0.241)
Controls 65.8±11.3 34.1±7.5 32.2±6.5 1.08±0.28

Note:1)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1) between GD patients and controls

表2 甲状腺素体外对GD患者PBMC培养后T细胞亚群的影响(x±s,%,n=15)
Tab.2 Effect of thyroxine on T lymphocytes subsets of GD patients PBMC in vitro(x±s,%,n=15)


Groups CD3 CD4 CD8
PBMC+PWM+T4(1 ng/ml) 58.3±10.2 29.2±8.4 24.3±8.5
PBMC+PWM+T4(5 ng/ml) 57.6±10.7 28.6±7.8 23.8±7.9
PBMC+PWM 60.5±11.1 33.6±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完全性甲状腺异位症二例诊治体会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甲状腺乳头状及滤泡状癌的手术范围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治疗中的几个
    高碘对豚鼠脑和甲状腺细胞凋亡及调节基
    甲状腺炎的外科意义
    颅脑损伤后血清垂体前叶激素甲状腺素水
    外科危重病人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的研
    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癌的研究进展
    亚急性甲状腺炎3例误诊分析
    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发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及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钙 磷和骨代谢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