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癌TIL细胞转导IL |
|
(X)1,从北京军科院引进,于载体BamHI单一位点插入IL-2全长cDNA,构建成PZIP NeoSV.IL-2。 1.3 重组病毒的增殖 采用DNA磷酸钙共沉淀法[2]转染病毒包装细胞PA317,转染细胞经G418(1 mg/ml)选择培养2 w后,扩增G418抗性集落,收获24 h含病毒的培养上清,用NIH3T3细胞测定PA317细胞上清中的病毒滴度。 1.4 肝癌TIL细胞的分离 手术切除的肝癌肿块,在无菌条件下去除肿瘤瘤体表面的坏死组织,将瘤体剪成0.5~1.0 mm3的组织碎块,置于含抗生素的IMDM培养液及磁力搅拌棒的烧杯中,加0.1%胶原酶,0.002%I型DNA酶及0.01%透明质酸酶。在磁力搅拌下,于37℃消化2~6 h,消化后的悬液用100目尼龙网过滤去除未消化的瘤体或细胞团,用Hank′s液洗2次,制得细胞悬液,置于底层比重为1.077的100%淋巴细胞分层液,上层为以IMDM培养液稀释的比重为1.055的70%淋巴细胞分层液的液面上。经2 200 r/min 20 min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后,分别收集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 1.5 重组病毒感染肝癌TIL细胞 制备的TIL细胞经IL-2培养2~3 w,细胞生长活跃,以3×105细胞/ml置入24孔板内,培养24 h,加入不同稀释倍数含重组病毒的PA317细胞培养上清及终浓度为4 μg/ml的聚凝胺(Sigma公司产品),10%人AB血清的IMDM培养液中培养24~48 h,G418选择培养2 w,扩增G418抗性集落。 1.6 细胞增殖活性测定及形态学观察 将细胞以5×103/孔的浓度置入96孔板内培养不同时间,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并计算倍增时间;用Wright Giemsa原位染色观察细胞形态;CD3、CD4、CD8细胞表型测定,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 1.7 转基因TIL细胞杀伤活性与基因表达测定 TIL细胞杀伤活性测定采用3H-TdR释放法,靶细胞为Anip973与K562细胞[3];IL-2活性测定采用CTLL-2细胞MTT比色法[4]。
2 结果 2.1 基因转导TIL细胞上清中的IL-2活性 基因转导的TIL细胞在不含G418的IMDM中培养不同时间,收获培养上清,用IL-2依赖细胞系CTLL-2以MTT比色法检测IL-2活性,测得的结果,基因转染TIL上清中含有IL-2,活性明显高于转导PZIP NeoSV.(X)1空载体及未转导的肝癌TIL细胞上清IL-2活性,见图1。
图1 转导IL-2基因后TIL细胞培养上清中IL-2水平 Fig.1 IL-2 level secreted by TIL cell after transfered with IL-2 DNA
2.2 细胞形态学、表型、增殖与杀伤活性变化 在倒置显微镜下及用Wright Giemsa原位染色观察基因转导TIL与未转导TIL细胞未见明显形态学改变。将转导IL-2基因TIL细胞与未转导IL-2基因细胞平行培养12 d,观察其增殖、表型分析与杀伤活性测定,转导前与转导后TIL表型与杀伤活性没有明显变化。其增殖活性略低于转导前,见图2。
图2 细胞增殖活性动态观察 Fig.2 Kinetic observation of transduced TIL proliferative activity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IL-2基因导入肝癌TIL细胞后,外源基因在人肝癌TIL细胞系可获得表达,表达量明显高于未进行基因转导的TIL,且转导后的TIL细胞表型、增殖及杀伤肿瘤细胞活性均未见显著改变。TIL细胞的临床应用开始于80年代中后期,是继LAK细胞疗法之后又一新的杀伤自体肿瘤细胞的过继免疫治疗方法,尤其是TIL具有“回巢”和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功能,经基因转导后,TIL能表达IL-2基因产物,但其表达IL-2水平尚不够高,因此获得高表达、高特异性转基因TIL,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特异性杀伤循环中游离的癌细胞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有待于解决的问题。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多疗程化疗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粘附分子选择素在IgA肾病中变化的临床意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