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技术进展与感知功能 |
|
两大主要性能一是充电、放电,二是正确判别VT/VF。其实充放电电路与照相机闪光灯无本质上的差别。而识别电路设计要保证能在VF发生时不失时机地放电。在外电与肌电干扰时不会误放电,对VT要能避开易损期作同步放电。早期曾根据VF时心室内血压无脉动成分这一特征使用了压力传感器和弯曲传感器。可是它却将心室停搏当作VF而误放电。然后改用PDF,当VF时一组相距甚远的电极间感受到的是“连续随机”波动的心电信号,酷似体表记录的VF波形,等电位线消失。反映到PDF上为中值处高峰缺如,中值两侧数值升高,据此可有效地进行判别。但当VT的心室率不快(<155 bpm)且QRS波群不宽、等电位线尚存时则就不能判别为VT。因此最后又摒弃了PDF的判法而改用心率判 据。另一原因是由于导线的使用,从心内膜取出的心电信号已不是以往从片状、网状电极上获取的那种连续而随机的波形。即使是VF发作,导线电极所取得的仍然与常规电生理检查时记录到的那种尖锐脉冲波(V波)相似,只不过间期不太规则,幅度有高有低而已。因为等电位线依然存在。这样PDF判法就显得无能为力而只能让位于心率检测了。目前的做法是计测每次心搏的间期,折算出瞬时心率,然后按心率以多个区间进行划分,抉择出VT或VF。这无疑是十分正确的。然而如导线所接触的心肌已丧失电活性(如心肌梗死)或由于阻滞弧的作用未参与快速折返,那么心率的判别也会遇到麻烦。这在ICD埋置术中与随访中都是应注意的。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工作原理及参数设置 下一个医学论文: 几种风湿性疾病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及白细胞介素8的检测及意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