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埋置心脏复律除颤器患者的随访与药物辅助治疗 |
|
病、陈旧性心肌梗死3例,其中1例合并室壁瘤,曾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及室壁瘤切除术;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3例;原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心室颤动(简称室颤)1例,该患者有家族史;心律失常性心肌病1例,该患者有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史10余年,近一年伴多形性持续性室速。室速的频率为194±18 bpm。8例患者曾服用过胺碘酮、普罗帕酮、美西律、美托洛尔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效果不满意。 1.2 ICD的型号及埋置方法 6例病人采用CPI公司VENTAK PRxⅢ ICD,其中1720 4台、1721 2台,导线为ENDOTAK C 0115 5根、ENDOTAK DSP C125 1根。2例病人采用Medtronic公司Jewel Plus 7220C ICD,导线为Medtronic Sprint 6932。均为具有抗心动过速起搏(ATP)、低能量心律转复、高能量电击除颤、抗心动过缓起搏及信息存贮记忆等功能的第三代经静脉埋置的ICD。埋置方法:将电极导线经左锁骨下静脉(3例)或右锁骨下静脉(5例)送至右室心尖部。CPI ENDOTAK导线的远端、近端线圈样电极分别为释放电能电路的负极和正极,Medtronic Sprint 6932导线的远端电极与脉冲发生器机壳本身形成放电时的回路。测试起搏、感知导线以及设置室速、室颤的诊断和治疗程序等方法同文献[1,2]。静脉推注安定20~30 mg病人深睡后,诱发室速或室颤,并测试除颤阈值,确定程控方案。 1.3 随访 对8例患者分别在出院前及出院后3个月,6个月各进行一次随访观察,以后每3~6个月随访一次。采用CPI公司2950,2901,或Medtronic公司9790程控仪进行随访。将存储的有关心律失常事件的心电图及数据调出,了解室速与室颤发生的次数、频率和终止心律失常的方式以及有无误放电、心动过速发作、放电过频、放电不能终止心动过速等情况。8例患者埋置ICD后均酌情服用胺碘酮或维拉帕米、普罗帕酮、莫雷西嗪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并观察药物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2 结果 8例患者随访11.4±7.0(1~21)个月。共发生心律失常事件25次,其中室上性心动过速1次、非持续性室速1次、持续性室速23次。室速的频率为179±16 bpm。ATP方式治疗67次,首次成功的有22次,占32.8%。低能量转复1次,未成功。高能量除颤10次,首次成功6次,占60.0%。无误放电情况。总成功率91.3%。心律失常自行终止3次,其中室上性心动过速1次,系因频率低于所设置的室速频率,ATP及除颤治疗未能启动,后心动过速自行停止;1次发生于非持续性室速,其持续时间未达到室速诊断的初始识别时间就自行停止;1次发生于电转复不能终止室速的患者,其室速发作时频率为117 bpm,ATP治疗1次、低能量转复1次、高能量除颤4次均未能转复心律,随后心动过速自行终止。遂将室速诊断频率下调至140~180 ppm(与177 ppm相近),并将所设置的ATP的Burst频率周长从心动过速周长的72%调至81%,Couple interval从72%调至78%,再度两次诱发室速,ATP均能终止。室性心律失常发作过频、治疗过频1例。该患者在一个月内发作20次,启动ATP治疗62次、高能量除颤5次。 2例在服用胺碘酮后分别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及亢进。前者近一年未再发生室速而停用胺碘酮,半年后甲状腺功能有所恢复,其间室性心律失常亦未再发作。后者ICD除颤功效不好,停胺碘酮用莫雷西嗪150 mg一日三次、慢心律100 mg一日三次。另1例患者胺碘酮用量为200 mg隔日一次或300 mg隔日一次,短期内室性心律失常仍发作频繁,而改用索他洛尔180 mg一日二次,两周后Holter及ICD程控仪检查均未显示室性心律失常。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摇滚乐的传播心理学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临床应用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