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食管癌中的表达

1]首先发现的。近年来发现,erb-B癌基因产物与EGF受体十分相似。已有报道,在肺癌,乳腺癌,胃癌,膀胱癌,脑瘤,胰腺癌等[2]肿瘤组织中,含有EGF或EGF受体,并发现EGF受体同肿瘤病人的预后有关[3]。EGF能刺激某些肿瘤细胞株的生长[4,5]。可见,EGF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有关表皮生长因子同食管癌发生的关系方面,近来国外已有少数报道,且报道结果不一[6],国内尚未见报道。为进一步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同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我们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食管癌组织中EGF及EGF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34例食管癌病例中EGF和EGFR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EGF强阳性组18例,EGFR强阳性组18例,EGF和EGFR的表达分为M型和D型,M型较多发生淋巴结转移(P<0.05)。提示EGF及EGFR强阳性表达同病人的预后有关。

材料和方法

1.材料
 1.1 食管癌标本:食管癌病人术前均未经化疗和放疗。取材部位为癌实质、癌旁组织、淋巴结及正常组织。取材后,标本经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脱水,56℃石蜡包埋。每例标本连续切片,厚5μm。1张行HE染色做病理学检查,2张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共采集标本34例,均为食管鳞癌。
 1.2 主要试剂:
  1.2.1 羊抗人EGF多克隆抗体;鼠抗人EGF-R单克隆抗体;人的EGF纯品;均为美国UBI公司产品。
  1.2.2 兔抗羊ABC试剂盒:马抗鼠ABC试剂盒;均为美国Vector公司产品。
2.方法
 2.1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过程:按常规ABC染色方法进行,一抗浓度分别为:抗EGF多克隆抗体1∶200;抗EGF-R单克隆抗体1∶100。标本置封闭湿盒中4℃冰箱孵育48h;然后滴加生物素化抗体37℃孵育30min;最后滴加ABC试剂,37℃孵育60min,显色后苏木素复染核,常规脱水封片。
 2.2 对照实验:阳性对照:(1)EGF染色以人的颌下腺为阳性对照。(2)EGF受体染色以正常人胎盘组织为阳性对照。阴性对照:(1)空白对照:以PBS代替第一抗体。(2)阴性对照,以正常血清(EGF用兔血清,EGF受体用马血清)代替第一抗体。
3.病理分型
  按食管癌国际分级标准将食管癌分为3级:高分化鳞癌(鳞癌Ⅰ级),中分化鳞癌(鳞癌Ⅱ级),低分化鳞癌(鳞癌Ⅲ级)。
4.结果判定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根据颜色将免疫反应强度分级如下:
  (±)反应呈淡黄色,反应产物隐约可见。(+)反应明显,产物清晰可见,呈黄棕色。(++)反应较强,反应产物呈棕色。(+++)反应强,反应产物呈棕褐色。(定义±~+组为弱阳性组,++~+++为强阳性组)
5.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结 果

1.表皮生长因子(EGF)与食管癌
  人的颌下腺作为阳性对照。可见反应呈棕褐色,阳性反应的部位主要为分泌管、小叶内导管及小叶间导管。管的腔面阳性反应较强。腺末房无颜色反应呈阴性(图1)。本实验中,34例食管癌组织均为食管鳞癌。根据EGF免疫反应的强弱的不同,分为弱阳性组(±~+)。强阳性组(++~+++)。根据EGF阳性反应类型的不同,食管癌又分为M型(即在同一癌组织切片中EGF着色程度不同),D型(即在同一癌组织切片中EGF阳性染色均一)。
 1.EGF同食管癌分级的关系:34例食管癌中,EGF强阳性18例(占53%),其中Ⅰ级鳞癌6例,Ⅱ级鳞癌8例,Ⅲ级4例。弱阳性组16例(占47%),其中Ⅰ级6例,Ⅱ级4例,Ⅲ级6例。P>0.05(χ2检验),显示差异无显著性(表1)。


表1 表皮生长因子与食管癌分级的关系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肾细胞
    骨痂组织冰冻切片前胶原及转化生长因子
    兔关节软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免疫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子宫颈癌组织中
    育龄期妇女输卵管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受
    应用硫酸镁治疗胎儿生长迟缓
    生长素与乙烯对兰花授粉后花发育的调节
    表皮生长因子 谷氨酰胺对肠屏障功能的
    颌面部爆炸伤愈合过程中血管相关生长因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植入前胚胎细胞中的
    铅中毒对小鼠颌下腺神经生长因子基因表
    禁食对大鼠肝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