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际关系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
|
较;第二组的前测分数与其后测分数(O2与O3)比较。该实验设计不仅简便,而且能够比较好地控制时间等因素对咨询效果的影响,所以该设计对于鉴别治疗方法的效果来说,是比较科学的(2)。前期进行集体训练的A组为33人,分为16,17人的实际训练小班在不同时间内开展活动;后期的B组为30人,分成各15人的两个实际训练小班开展活动,A、B组的总时间相等。训练活动的场地为40平方米的教室。 2.大学生人际关系训练班方式:第一个阶段,通过言语和动作方面的游戏使大学生之间做相互介绍,初步了解,并且融洽气氛,约1-1.5周时间,共4-6小时;第二阶段,主要是做讨论活动,促使大学生重视语言的交往,并且通过讨论了解自己和别人的差异,接纳自己容忍别人,同时树立坦诚、开放的心态;树立对自己行为方式和后果负责的心态等,约1-1.5周,6-8活动小时;第三阶段,采用“热座”技术,集思广益,让人人助人,人人被助,解决小组成员的具体交际问题,约1-1.5周,4-6小时;第四阶段,实际的锻炼和结束阶段,实际的锻炼如郊游活动、联谊晚会,然后由活动的组织者做总结,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审时度势地运用在训练班里习得的经验,0.5-1周,2-4活动小时。每训练班的人数为15人左右,每班的总训练时间为4.5-5周,20活动小时左右。每次训练的时间为2小时,中间有15分钟的休息,每次训练的间隔为3-4天(一周2次)。将活动的进程,主题,要求,坦诚告诉学员,鼓励学员自己主持和开展具体活动。 3.训练前后各查一次SCL-90,同时运用Q分类技术让学员自己在交友信心、乐观心态、坦率心态、开放程度、责任心、口头表达、对人欣赏、说服技巧、拒绝技巧这九个方面的前后状态进行评价。
结 果
1.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集体训练前后自我评价 从表1可见,Q分类显示,集体训练前后,小组成员对自己人际关系状况的评价,大都有极显著、显著统计学差异。
表1 训练前后自我评价比较(±s)
项 目 训练前 训练后 t值 P值 交友信心 4.9±2.9 6.5±3.3 2.79 〈0.05 乐观心态 5.9±2.2 7.4±2.5 3.45 〈0.01 坦率心态 5.8±3.8 7.9±3.4 3.16 〈0.01 开放程度 4.9±3.9 6.5±3.1 2.46 〈0.05 责任心 5.8±3.1 7.4±2.4 3.13 〈0.01 口头表达 4.8±3.5 6.3±3.7 2.26 〈0.05 对人欣赏 6.9±2.9 8.7±2.9 3.37 〈0.01 说服技巧 4.3±2.7 6.0±3.0 3.24 〈0.01 拒绝技巧 4.6±3.0 5.7±3.1 1.95
2.集体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O1与O2,O2与O3的差异在SCL-90的各因子上的得分都有改善(t检验);除强迫和焦虑因子外,其他各因子作用都有极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见表2)。 表2 Q分类在SCL-90各因子差异比较
项 目 01(n=30) 02(n=33) 03(n=33) O1-02 02-03 躯体化 1.69±0.54 1.99±0.71 1.71±0.69 ** ** 强 迫 1.96±0.74 2.14±0.82 1.90±0.83 * *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大学生神经症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抑郁情绪与中学生的自我概念初探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