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ysenck人格维度与心向量图横面T环顺钟向运行及发生心脏神经官能症相关性分析 |
|
健康查体者。CN指由于心脏神经功能失调,而引起的一种循环系统功能紊乱的心身疾病。患者有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乏力等心血管病症状,检查心电图正常或有轻度ST、T改变及早搏,但运动试验及其他有关心血管检查均正常。 方法 选用龚氏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5],由心理测试人员按要求指导填写问卷,将测得的P、E、N、L原始分转换成T分[6]。其中L分超过65,问卷结果作废。CN患者在持续1月未患病后测试。 统计方法 选用t检验及x2检验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 果
一、三组EPQ的得分 表1可见,研究组与对照组间,P、E量表分无显著差异(P>0.05),N、L量表分均为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且达到差异显著(P<0.05)、及非常显著(P<0.01)水平;而研究组中正常人与CN患者间,四个量表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三组F、P、Q各分量表得分比较(±SD)
对照组 研究组 研究组 n=160 n=224 正常人n=122 CN患者n=102 P 51.25± 11.9 51.0± 11.26 51.03± 10.06 50.98± 12.59 E 56.03± 9.25 56.7± 9.24 57.13± 9.02 56.18± 9.52 N 47.38± 10.06 49.42± 9.54* 49.59± 10.48 49.22± 8.32 L 46.33± 9.33 49.44± 9.84** 49.22± 10.10 49.71± 9.57
*P<0.05 **P<0.01 二、人格维度与VCG横面T环转向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其中VCG横面T环转向与人格维度的指向性特征相关不明显(P>0.05),而与其情绪性特征相关显著(P<0.05)。其中稳定型,对照组为36.3%极显著高于研究组23.2%(P<0.01);平衡型,研究组为58%显著高于对照组47.5%(P<0.05);不稳定型,研究组、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三、人格维度与VCG横面T环顺转者发生CN的相关性 VCG横面T环顺转者发生CN与人格维度的指向性特征相关不明显(P>0.05),而与其情绪特征相关极为显著(P<0.01)。其中平衡型,CN组为70.6%极显著的高于正常人组的47.5%(P<0.01);不稳定型,正常人组为24.6%显著高于CN组11.8%(P<0.05);稳定型,正常人组与CN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讨 论
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Eysenck H.J)将人格概括为内一外倾(E维)、神经质(N维)和精神质(P维)三个维度。指出E维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强度密切相关,N维与植物神经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仅研究组和对照组间在N、L两个量表的得分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但得分均在50以下,且N小于E,并无临床意义。 采用张氏等利用E维和N维明显的两极性及其之间的各种移行状态所作的气质分型【6】,测得四组在气质的情绪性维度(N维)上存在着显著或非常显著的差异。其中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呈倾向中间分,远离低分特征,情绪平衡型较多,情绪稳定型较少;CN组与正常人组相比,呈倾向中间分,远离高分特征,情绪平衡型尤为多,情绪不稳定型较少。四组在气质的指向性维度(E维)上,无显著差异。而将对照组与研究组中的CN、正常人分别比较,可以看出,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气质的情绪性维度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照组同CN组间,而对照组与正常人组间并无明显差异。这一结果吻合于艾森克的神经质(N维)与人的植物神经系统活动特征有关的理论。同时也显示心身疾病CN与心理障碍神经症在气质特征上的区别[4]。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失眠症者睡眠的主观评估和多导睡眠图对比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高压氧治疗对老年脑梗塞患者神经心理障碍改善作用的评价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