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出疹性疾病暴发的调查 |
|
姚建有 蔡赞宾
摘要: [目的] 为探索某镇中小学生出疹性疾病暴发流行的原因及分布特征。[方法] 按照设计的表格对出疹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用ELISA法测定麻疹IgM抗体及风疹IgM抗体。[结果] 中小学生出疹性疾病417例,罹患率27.4%,检测102份病人血清麻疹IgM抗体阳性11份(10.8%),风疹IgM抗体阳性34份(33.3%)。 [结论] 本次中小学生流行的出疹性疾病是一起以风疹伴麻疹的暴发流行。 关键词:出疹性疾病;暴发流行;调查 中图分类号:R 511.20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7-2705(2000)03-0033-01
1998年11月上旬至12月下旬,漳浦县古雷镇两所学校发生原因不明的出疹性疾病暴发流行,我们对两所学校出疹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两所学校在校的所有出疹病人。按照统一设计的调查表进行回顾性调查,调查内容有一般情况、免疫情况、临床表现。按照1990年8月卫生部《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对现症病人进行诊断。采集病人血清(血清在出疹后1~28天采集)用ELISA法测定麻疹IgM特异性抗体及风疹IgM特异性抗体。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首例出疹病人于11月1日在古雷镇港口小学发病,至12月20日出现高峰,24日接到疫情报告后已发病417例,罹患率27.4%。港口小学罹患率42.7 % (306/717)高于古雷中学罹患率13.8%(111/804,χ2=158.7,P<0.005)。 2.2 临床表现 患者均有典型皮疹,先现于面部,1~2 d内躯干四肢出齐,多数患者耳后淋巴结肿大,上呼吸道症状明显,有60.2% (251/417)的病人出疹前有低热,病情很轻,病程3~5 d,无并发症发生,预后良好。 2.3 人群分布 417例病人,男性243例,女性174例,发病年龄6~17岁,其中11岁组发病最高(61.2 %),17岁组最低(11.4%),6~11岁组发病率38.9%,12~17岁组发病率21.1%(χ2=56.09,P<0.005)详见表1。 2.4 时间分布 首例出疹病例于11月1日发病,以后病例陆续出现,11月上中下旬发病数分别为13、29、34例,12月分别为103、140、98例。 2.5 免疫情况 该镇在1997年曾对10岁以下儿童进行麻疹疫苗接种,在1998年4月份对2、4、13岁儿童进行麻疹疫苗强化接种,通过102例病人调查,有30人(29.4%)接种过麻疹疫苗,其余无免疫史或者免疫史不详。 2.6 血清学测定 采集病人早期血清102份送福建省卫生防疫站测定麻疹和风疹IgM抗体,结果风疹IgM抗体阳性34份(33.3%),麻疹IgM抗体阳性11份,(10.8%),说明本次流行的出疹性疾病以风疹为主(χ2=15.08,P<0.005)。麻疹IgM抗体阳性比例随年龄增大而增多,风疹IgM抗体阳性比例随年龄增大而减少。以11岁组为界限比较,6~11岁组采检60份,麻疹IgM抗体阳性3份,(5%),12~17岁组采检42份,阳性8份(19.0%),两年龄组间麻疹IgM阳性结果有显著差异(χ2=5.16,P<0.025),6~11岁组采检60份,风疹IgM抗体阳性26份(43.3%),12~17岁组采检42份,风疹IgM抗体阳性8份(19.0%),两年龄组间风疹IgM抗体阳性结果有显著差异(χ2=6.57,P<0.025)。表明本次在该镇发生的出疹性疾病,大年龄学生以麻疹为主,小年龄学生以风疹为主(表2)。
3 讨论
本次发生的出疹性疾病是一起风疹伴麻疹的流行,暴发流行的原因有:
表1 出疹性疾病按年龄分布
年龄(岁)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合计 学生数 17 101 96 103 109 116 238 230 209 182 85 35 1 521 发病数 7 43 24 34 32 71 64 43 31 44 20 4 417 (%) 41.2 42.5 25.0 33.0 29.4 61.2 26.9 18.7 14.8 24.2 23.5 11.4 27.4
表2 各年龄组间血[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长乐近海暗鳍腹刺鲀含毒情况及开发利用可行性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一起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与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