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定县农村居民居住卫生条件和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
|
;泌尿系统病(10.8%)上升7.6个百分点;皮肤病(2.8%)上升0.5个百分点。下降前3位是消化系统病占(10.8%)下降6.9个百分点;肌肉损伤(3.9%)下降4.0个百分点;传染病(0.7%)下降3.6个百分点。两周每千人患病日数由1993年的1199.2增加为1365.7;两周每千人休工日数由1993年的212.5增加为630.0;两周每千人卧床日也由1993年的133.9猛增为327.0;而两周患病就诊率却由28.7%下降为25.5%,未治疗人数由1993年的18.0%下降为7.4%,未治疗首位原因1993年为经济困难(57.1%),1998年被自感病轻(60.0%)所代替,主要为自我治疗和自我治疗+看医生的人数增加。就诊单位以卫生室占首位(43.1%),依次是乡镇卫生院(31.7%),个体开业医(8.9%)和县级医院(7.8%)。 2.5 居民住院情况 1993年全年住院率3.2%,1998年全年住院率2.9%,住院率呈下降趋势。住院类型构成都是因疾病占首位,分别为78.4%和64.6%;正常分娩占第2位,分别为11.2%和16.5%;损伤中毒为第3位,分别为8.2%和16.5%。1998年住院单位以乡镇卫生院为主(42.9%),县级医院占第2位(39.0%),地市医院占第3位(9.1%),对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及设备环境很满意和较满意的分别占69.6%、35.4 %和51.9%。
3 讨论
3.1 关于卫生条件 随着科技进步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县居民卫生条件有明显改善,但水改和厕改仍是一项艰巨任务,应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吸烟有害健康已成为科学的定论,它是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和主要死因,但两次调查居民吸烟者由1993年16.8%上升为27.8%,已严重威胁我县居民健康,控烟立法已势在必行。饮酒是客家地区进行社交活动的习惯,两次调查居民饮酒者从1993年16.7%上升为28.0%,男性占90.4%,每周1.5 kg以上者占68.8%,种类以白酒为主,这与我县肝炎发病占位由60年代第6位上升为首位有一定的关系,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3.2 关于慢性病 慢性病以其高患病率、高死亡率、缺乏特效疗法的特点成为对人民健康的首要威胁。两次调查显示慢性病患病率有上升趋势,由1993年的9.7%上升为10.7%,发病占位上升较明显的中毒损伤、循环系统和恶性肿瘤分别上升了3.1、3.0和1.2个百分点,说明进一步强化初级卫生保健机构的领导和协调作用,广泛实施以循环系统病为主的慢性病防治干预措施,在社区中开展健康教育、控烟、限盐、限酒、提倡锻炼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重大措举。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调查 下一个医学论文: 福建省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