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莆田县蝇类及其季节消长调查报告 |
|
林光华 陈学榕
关键词:蝇类; 季节消长;灭蝇 中图分类号:R 384.2; R184.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007-2705(2000)04-0042-01
为掌握我县蝇类及其消长规律,更好地指导灭蝇工作,我们于1997年3月至1998年2月在有代表性的沿海埭头镇、山区白沙镇、平原江口镇所在地的饮食店和群众住宅为调查点,进行蝇类种类、分布及活动高峰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蝇种类
共诱获蝇3 658只,平均密度指数为26.13只/笼。分6属8种: 1.1 家蝇属 Muxca ① 舍蝇 M.Vicina ② 市蝇 M.Sorbens 1.2 金蝇属 Chrysomyia ③ 大头金蝇 C.megacephala Fabricius 1.3 绿蝇属 Lucilia ④ 铜绿蝇 L.Cuprina ⑤ 丝光绿蝇 L.Sericata Meigen 1.4 亚麻蝇属 Parasarcophagc Johnsto-net Tiegs ⑥ 酱亚麻蝇 P.misera misera walk 1.5 腐蝇属 Muscina ⑦ 厩腐蝇 M.Stabulans 1.6 花蝇属 Anthomyia ⑧ 横带花蝇 A.illocata
2 蝇的构成及活动高峰期
在捕获的3 658只蝇类中,舍蝇占33.8%为优势种,其次是市蝇占28.7%,大头金蝇占25.4%。蝇类活动主高峰在9月下旬出现,6月下旬出现次高峰。蝇类活动最适宜的条件是旬平均气温26.5~28℃,旬平均气温在8.3~13℃时,则未见蝇类入笼。不同行业捕获的蝇类组成,饮食行业蝇属构成:家蝇属占60.7%,金蝇属占29.1%, 绿蝇属占7.8%,腐蝇属占1.1%,亚麻蝇属占1.2%,花蝇属占0.1%;居民点蝇属构成:家蝇属占64.5%,金蝇属点20.5%,绿蝇属占11.1%,腐蝇属占0.9%,亚麻蝇属占2.2%,花蝇属占0.4%。但两点均以舍蝇、市蝇、大头金蝇种为主。 一年来蝇类密度调查结果显示,莆田县蝇类没有越冬现象,全年均有蝇类活动。冬天因气温较低,不适蝇类生长繁殖,蝇密度下降。9月下旬出现主高峰,6月下旬为次高峰。为此建议全县灭蝇工作应在6月和9月下旬前进行,锐减蝇类的繁衍率,抑制高峰的形成。 我县以舍蝇、市蝇、大头金蝇为优势种,因此要搞好垃圾的收集处理及改旱厕为水冲厕,清除其孳生场所,降低蝇密度。
上一个医学论文: 一起食用烤鱼片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一起因食用 土丁冻 引起的食物中毒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