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福建省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新特征

代沿海地区洪水型钩体病已极少发生,其6~7月份的流行高峰亦变得并不明显,而每年7~10月,山区疫情的则突出起来,呈现出全省流行季节高峰后移1个月的现象。
  不同宿主携带不同的钩体菌群,猪以携带波摩那群、犬热群为主。90年代无论从分离的菌株还是从人群血清学调查都发现这两群钩体流行势态已减弱,这与猪转以集体圈养业为主,主要传染源得到管理及洪水型流行已减弱有关。90年代分离的菌株出现一个很突出的变化,就是七日热群和巴达维亚群占了优势,达47.0%,人群血清群的调查也发现同样现象,七日热群和巴达维亚群感染比例明显增加。这种流行菌群的更迭,应引起高度重视。福建省目前使用的钩体菌苗制剂为波(或秋)犬、黄、流、澳五联菌苗,90年代菌群的更迭现象提醒我们,预防用菌苗宜相应改为改以七日热群和巴达维亚群为主。

表2 福建省钩体菌群不同年代更迭情况


年 份   黄 爪 犬 致 秋 澳 波 流 七 巴 豕 合计
1958~1974 菌株数 18 364 144 60 147 74 397 46 42 56 8 1356
  % 1.3 26.8 10.6 4.4 10.8 5.5 29.3 3.4 3.1 4.1 0.6 100.00
1989~ 菌株数 4 3 2 0 22 16 4 0 28 27 0 117
  % 3.4 2.6 1.7 0 18.8 13.7 3.4 0 23.9 23.1 0 100.00

表3 福建省人群钩体血清群分布


年 份   黄 爪 犬 拜 致 秋 澳 波 流 七 巴 豕 合计
1958~ 阳性数 836 69 391 96 134 852 933 845 363 309 241 66 5135
  % 16.3 1.3 7.6 1.9 2.6 16.6 18.2 16.5 7.1 6.0 4.7 1.3 100.0
1975~ 阳性数 65 2 37 0 1 40 31 19 35 99 77 1 407
  % 16.0 0.5 9.1 0 0.2 9.8 7.6 4.7 8.6 24.3 18.9 0.2 100.0
1989~ 阳性数 215 25 45 6 11 246 67 55 79 92 110 27 978
  % 22.0 2.6 4.6 0.6 1.1 25.2 6.9 5.6 8.1 9.4 11.3 2.8 100.0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福建省1998年肺结核病例发现与化疗管理
    福建省1983 1999年食物中毒发生情况分
    福建省老年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状况分析
    福建3种蜱媒疾病的研究近况与存在问题
    福建省近19年性病流行病学分析
    福建省近年新检出的沙门氏菌型别分布报
    福建省蔬菜和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结
    福建省畲族儿童遗传病调查
    福建省吸血蠓种名录
    福建长乐市居民胃癌相对生存率分析
    福建省社区妇女健康行为调查
    福建省艾滋病流行态势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福建省宁化县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研究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