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材加工行业防尘措施的效果和评价 |
|
叶炳杰 商群 史子春 刘其春 潘宝忠 尹汝泉 指导 李希彬 指导
摘要: [目的] 评价石材加工行业的防尘措施。[方法] 按规定方法调查测定其生产性粉尘和防尘措施。[结果] ①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为0.1~255.0 mg/m3,粉尘含游离SiO2为23.1%~48.2%,粉尘浓度的达标率为30.29%;②采取防尘措施的岗位仅37.69%,93.5%防尘措施的防尘效果≤61.72%;③防尘效果依次为日本引进型、有围档型、无围档型;④罩口控制风速与防尘效果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应提高岗位采取防尘措施的比率和效果;提高防尘效果的关键是对防尘措施的合理设计和正确安装,并保证足够的吸尘罩口控制风速以及经常性的维护管理。 关键词: 石材加工; 粉尘; 防尘措施; 防尘效果; 控制风速 中图分类号:R 1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7-2705(2000)04-0021-02
福建省石材资源丰富,现有石材加工企业约5 000多家,从业人员约45万人。主要的石材为青石、白石、花岗岩、四川红等,主要产品为石板材、成套墓具和石雕工艺品等。在加工生产过程中可不同程度地产生粉尘。为了解其采取防尘措施的情况,为防尘工作提供依据,我们于1996~1999年对我省石材加工行业的防尘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南平、泉州、漳州、福州等地的36家石材加工企业为调查对象。 1.2 检测方法 按“石材加工企业防尘情况调查表”调查防尘情况。按GB 5748《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中的滤膜重量法测定粉尘浓度按GB 5748中的焦磷酸重量法测定6种主要石料的游离SiO2 ,并测定不同形式的防尘措施及其开、关机状态时的粉尘浓度,以其捕尘率作为防尘效果。罩口控制风速用热球式电风速计测定。
表1 各不同作业粉尘浓度(mg/m3)测定结果
作业名称 样品数 (个) 粉尘浓度(mg/m3) 达标样品数 (个) 达标率 (%) 范 围 几何均值 湿式锯切 59 0.8~3.1 1.5 42 82.4 湿式磨光 56 0.1~2.6 1.2 56 100.0 干式磨光 42 25.0~132.5 45.1 0 0.0 雕刻造型① 90 1.0~39.5 10.0 15 16.7 雕刻造型② 126 15.0~255.0 48.3 0 0.0
①有抽风 ②无抽风 表2 不同型式吸尘罩有无抽风时的粉尘浓度及罩口控制风速
吸尘罩型式 粉尘浓度(mg/m3) 防尘效果* (%) 罩口控制风速(m/s) 样品数 范 围 几何均值 样品数 均值() 日本引进 ① 19 1.0~19.5 9.6 78.76 12 0.57 ② 26 18.5~70.6 45.2 有围档① 31 2.0~39.2 21.4 61.72 32 0.38 ② 24 20.8~92.0 55.9 无围档① 24 3.4~39.5 30.3 38.41 36 0.18 ② 21 26.8~95.0 49.2
①有抽风; ②无抽风;*防尘效果即捕尘率。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36家石材加工企业建于1988~1995年,其中国有3家(8.3%)、合资21家 (58.3%)、独资12家 (33.3%) 。分别生产墓具16家 (44.4%)、石板材12家 (33.3%)、工艺品8家 (22.2%)。职工总数约3 200人 (每家企业5~400人不等),生产人数约2 600人 (81.3%),年产值约3 500万元。 大多数生产工艺(如切锯、磨光、切割等)须用湿式作业,而雕刻造型及部分磨光工艺只能采用干式作业,所致粉尘用轴流式风机抽风的办法予以排除。在调查的329 个岗位中,有抽风的124个 (37.7%),其中日本引进型8个 (6.4%)。 生产工艺:① 锯片→磨光→切割→成品(石板材) ② 雕刻造型→磨光→成品(墓具、工艺品) 2.2[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芦荟的功效成份与保健作用的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医院感染败血症的流行病学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