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TP和记忆相关性研究新进展 |
|
胡家芬 管林初 匡培梓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要] 本文对近年来在LTP和记忆的相关性研究从基因和分子水平上作了一个粗略的回顾。可以看出LTP与记忆的形成有着许多共同点和高度的一致性,因此LTP是研究记忆机制一个极好的模型。
关键词 LTP,记忆,相关性研究
分类号 59.811
1 前言
自1949年Hebb提出有关记忆形成的理论以来,对记忆的研究一直是神经生物学家和生理心理学家关注的热点。围绕“记忆是怎样形成的?”这个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特别是对记忆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所发生的一些生理生化变化及神经元形态上的改变的研究使人们对记忆的过程有了愈来愈清晰的认识。1973年Bliss发现兔的海马神经元在高频刺激后产生突触长时程增强(Long Term Potentiation,LTP)效应,随后对LTP的特征、形成机理以及与动物行为的相关性研究已积累了很丰富的资料。近几年的研究表明,LTP现象是目前研究学习和记忆细胞机制极为理想的模型和电生理指标[1]。因而LTP成为80年代以来神经科学领域中最富有成果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对这些新进展作一个小结。
2 LTP和记忆相关性研究
由于药物阻断剂或激动剂可能存在一些副作用,对使用药物所造成的行为上的变化难以圆满地进行解释。目前借用基因突变的方法研究LTP和记忆的相互关系已成为一个新的趋势[2]。
2.1 cAMP-反应因子结合蛋白(CREB)突变
CREB是细胞内cAMP变化的转录转导因子,调节基因的转录和蛋白质的合成。其效能依赖于蛋白磷酸酶A的活力。在脊椎动物中,CREB基因被破坏后,其长时记忆形成受到影响。电生理表明,在其海马片中也表现出LTP缺陷。利用僵住试验对突变鼠进行记忆保持研究,发现在30分钟以前突变鼠表现正常,但60分钟后表现出显著性记忆衰退。用电生理方法表明,在90分钟以前,突变鼠CA1区LTP和正常鼠相近,但90分钟以后衰退到基线水平。CREB基因的作用在LTP和记忆行为上虽然存在时间上的差异,但主要趋势是一致的,而且可看出它在长时记忆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 用[3]。
在果蝇中,CREB基因突变体dunce是一类有记忆缺陷的个体。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CREB存在两类蛋白异构体分别作为CREB的抑制剂和激动剂,两者的比例大小决定着长时记忆(Long-term Memory,LTM)的产生与否。当激动剂水平占优势时,LTM形成;当抑制剂水平占优势时,阻碍LTM形成;当两者水平相等时,单次或多次训练仅仅增高激动剂水平,但不足以产生LTM。 由于LTM的形成是依赖蛋白合成的,因此CREB基因的作用在于激活或阻断LTM形成中蛋白质的合成。另外,也发现CREB的作用对学习或早期记忆形成没有影响[4]。
2.2 Ca2+/钙调蛋白激酶Ⅱ(α-Calcium-Calmodulin KinaseⅡ,αCaMKⅡ)和fyn基因的突变
转基因的研究表明αCaMKⅡ和fyn基因对LTP是必需的基因。
αCaMKⅡ在哺乳动物脑内大量分布,在与记忆形成及LTP相关区域、谷氨酸结合活性区其含量特别高。它的50kDa亚基是主要的突触后致密蛋白(Postsynaptic Density protein,PSD蛋白)。 αCaMKⅡ的神经底物蛋白包括微管相关蛋白、管蛋白和突触素Ⅰ等 。因此它在突触的可塑性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海马CA1区诱导LTP可导致αCaMKⅡ的活性增强[5,6]。 在αCaMKⅡ基因敲除小鼠中,LTP不产生,绝大多数生理指标正常。
fyn是酪氨酸激酶基因的一种,fyn突变鼠由于在发育过程中缺少酪氨酸激酶的表达导致海马结构上的改变[2]。fyn基因缺失小鼠中,低频刺激不产生LTP,但高频刺激仍能产生LTP。表明Fyn酪氨酸激酶在高频刺激时其缺陷可被其它一些机制所补偿。
这两类基因突变体鼠在学习水迷宫任务时均表现出行为上的缺陷。
2.3 NO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基因敲除
NO[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成人日常问题解决的老化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中西文的事件相关电位N400研究现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