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照框架训练及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
不同维度不同绩效水平下的行为特征,以形成一般意义上的绩效观点和评定结构;观看被评定者从事某项任务的录像材料,并使用量表作出评定;将各自的评定结果公开讨论,尤其是对行为的归类和评定中存在的差异进行讨论以取得共识;观看第二项相似的录像材料,重复评定。
FOR训练主要包含有三种方法:①绩效维度分析。强调绩效的多维特征,并对各绩效维度进行界定。通过分析解释,让评定者赞同并接受所给定的维度。②原型示例与行为锚定。呈现的示例包含各绩效维度,以帮助评定者识别和归类;同时引导评定者观察发现关键绩效行为,将这些典型行为归入相应的维度。③练习与反馈。实际的评定训练有助于评定者进一步熟悉绩效维度,和迅速观察和准确回忆关键事件,并通过评定结果的反馈强化训练效果。
FOR训练突出地抓住了评定者信息加工过程中的观察与记忆环节,尤其针对评定者的观察识别能力进行了训练。目前,有关评定者观察方面的研究是绩效评估过程研究的重点,评定者的行为精度直接影响着评定精度。因此,FOR训练在近年来的兴盛,与整个绩效评估研究领域的发展是一致的。此外,FOR训练充分利用了个人图式(personal schema)、印象等认知成份的作用,力求通过示例与练习,引导评定者更深程度的认知卷入,形成有关绩效维度与关键事件的图式或框架,并在练习与反馈中强化记忆,保持对绩效评定的基本印象。近来,研究者十分强调认知加工在绩效评估中的作用,在构建评定者认知加工模型时提出了个人图式、内隐人格以及印象等关键成份,可以说,FOR训练有助于评定者建立规范化的个人图式,而形成的图式和印象对后继评估活动中的编码、贮存、提取绩效行为信息和绩效判别具有迁移作用。
图式和印象是记忆的框架,评定者能否准确地回忆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忆编码过程中信息被组织的程度。因此,从理论上讲,图式和印象的形成有利于识别和回忆,即便具体绩效行为已在记忆中模糊,评定者依然可能想起有关各维度的正确分类,从而增加评估精度。由于组织中的绩效评估一般都是基于记忆的评估,FOR训练由此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已有研究表明,基于记忆的评定虽不如训练后的即刻评定有更高的精度,但图式和印象的有效性仍是十分明显的。[8]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大鼠脊髓后角浅层初级传入C纤维内 阿片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光镜与电镜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概念转变模型及其发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