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肱骨的年龄鉴定 |
|
本研究首先取干燥肱骨,沿肱骨纵轴用线锯锯开,分析肱骨上端骨髓腔尖部的变化特点,并在肱骨表面的相应位置标出肱骨上端骨髓腔尖部的位置。然后对这些干燥的肱骨拍摄X线片。用实物与相应X线片对照来确定X线片上肱骨上端骨髓腔尖部位置的方法,确定被研究对象肱骨X线片上肱骨上端骨髓腔尖部的位置,并用电子数显游标卡尺测量X线片上肱骨上端骨松质的长度。卡尺精确度为0.01mm,但只记录到0.1mm。肱骨上端骨松质长度是指该部位骨髓腔尖部与肱骨头顶之间的直线距离(图1)。肱骨头顶是指肱骨头的最高点。
表1 男女各年龄组人数及各组平均身高(mm) Table 1 Number of subjects and their average stature of each sexual age group (mm)
年龄组(年) age groups (years) 男(male) 女(female) 例数 身高(±s) 例数 身高(±s) cases stature cases stature 10~ 8 1577.5±119.3 9 1523.3±91.0
15~ 11 1698.6±47.8 8 1638.8±58.2 20~ 18 1716.1±58.2 20 1616.0±50.2 30~ 9 1747.8±29.5 10 1632.0±28.6 40~ 12 1729.2±42.5 14 1612.8±41.2 50~ 12 1717.5±37.4 8 1590.0±37.0 60~ 8 1690.0±58.1 10 1571.0±44.6 70~ 8 1696.3±77.4 7 1540.0±45.1 80~ 4 1697.5±55.6 1 1600.0
图1 肱骨上端骨松质长度 Fig.1 The length of the substantia spongiosa of the superior humeral end
结果和结论
1.肱骨上端骨髓腔尖部形态的观察 随着年龄的增大,骨髓腔在纵向上呈尖状向干骺端延伸。国外Acsadi等[2]和国内陈世贤[4]根据肱骨上端骨髓腔与外科颈的关系,用低于外科颈、达到或高于外科颈、穿透骺线、高于骺线等概念对骨髓腔尖部随年龄的变化进行了定性分析,但未能从量的关系上来反映各年龄段骨髓腔所达到的水平,并且外科颈的位置没有明确的标准,这必然要影响对年龄的判定。 本研究发现,肱骨上端骨髓腔呈尖状向干骺端延伸,表现为两种形态:一种是“过渡型”,另一种是“突变型”(图2)。前者特点是骨髓腔在达尖部之前,骨干侧壁上仍有一定距离的骨小梁,这些骨小梁在X线片上易影响尖部位置的判断;后一种类型骨髓腔尖部界限较清楚,其位置容易判断。
图2 肱骨上端骨髓腔尖部的两种形态(↑示肱骨上端骨髓腔尖部) Fig.2 Two kinds of apexes of the bone marrow cavity of superior humeral end
2.肱骨上端骨松质长度 根据肱骨上端骨髓腔尖部的形态,确定了其位置。随着骨髓腔尖部向干骺端延伸,其与肱骨头顶之间的距离在缩小,因此骨髓腔尖部与肱骨头顶之间的距离可反映年龄的变化。本研究中,这个距离称为肱骨上端骨松质长度。在男性和女性均随年龄的增大而表现出减小趋势。肱骨上端骨松质长度的测量值见表2。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FSH受体的特性和表达的调控 下一个医学论文: 孤儿肽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家兔心血管系统的分布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