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0 1996年辽宁省布鲁氏菌病流行特点分析 |
|
疫点形式分布于铁岭、抚顺、葫芦岛、朝阳、沈阳、锦州6个市的15个县(区),部分疫点不断扩大,从1996年始,铁岭、抚顺2个相邻市的分散疫点已呈现出明显地融合成2个市范围的大片疫区的趋势。 二、畜间分布调查结果:畜间共调查(做血清学检查)牲畜136 322头(只),血检阳性1 288头(只),阳性率0.95%。不同畜种牲畜的检疫情况见表1。从表1可见,小尾寒羊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畜种。
表1 1990~1996年不同畜种布病检疫情况
畜 种 检疫数 阳性数 阳性率(%) 牛 17873 253 1.42 小尾寒羊 7637 768 10.06 山 羊 56008 189 0.34 绵 羊 54804 78 0.14 合 计 136322 1288 0.95
χ2=7414 γ=3 P<0.005
三、危险人群的调查结果:全省从1990~1996年,共调查18 274人,皮试阳性936人,血清学阳性928人,确诊647例病人。 1.与传染源接触程度不同的人群感染和发病情况的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人群血检结果和发病情况
人 群 调查 人数 血检 数 阳性 数 确诊 患者 发病率 (%) 奶牛场工人 30 30 6 0 0.00 病羊畜主家庭人口 (包括探亲者) 1930 1032 679 486 25.18 病羊畜主的邻居 7021 905 200 134 1.91 同村其他人 9293 136 43 27 0.29 合 计 18274 2103 928 647 3.50
血检阳性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382.52 γ=3 P<0.005)。畜主家庭人口与其他人口血检阳性者的发病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12,γ=1,P<0.05)。家中曾有布病羊的家庭人口血清阳性率显著较高,且感染人(血清学阳性)的发病比例(发病人数/血检阳性人数)较高(差异有显著性)。 2.怀孕、更年期与女性发病的关系:调查家中曾有布病羊的女性人口的布病发病情况,结果见表3。更年期与其他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1.65,γ=1,P>0.1)。怀孕人口发病比例显著偏高,更年期人口的发病率与其他人口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 表3 与病羊接触的女性畜主发病情况
生理状态 调查人数 发病人数 发病率(%) 怀 孕 12 7 58.33 更年期 102 23 22.55 其 他 193 57 29.53 合 计 307 87 28.34
χ2=7.14,γ=2,P<0.05
3.进入疫点的城市人口感染和发病情况:调查进入疫区接触疫羊污染环境的城市人口及疫羊畜主家庭人口的感染和发病情况,结果见表4。与传染源接触程度相同的城市人口与畜主家庭人口的血清学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χ2=1.27,γ=1,P>0.25),而发病率的差异有显著性(χ2=4.09,γ=1,P<0.05)。
表4 进入病畜污染环境中的人群感染和发病情况
人 群 调查人数 血检阳性人数 发病人数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山东省1990 1996年农区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点调查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丙型肝炎疫苗研究现状及策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