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危人群HIV感染状况的流行病学分析 |
|
3.STD患者男性71人,女性17人,年龄20~55岁,平均31.83岁,感染途径均为性接触,患病时间6个月~2年。 4.职业献血员年龄21~49岁,平均33.95岁。其中男性52人,女性36人,从事献血时间1~25年,平均3.73年。 5.HIV感染者的配偶年龄为26~41岁,子女年龄为5~14岁,随访检测时间为1~4年,每半年检测1次。 二、检测结果: 1.卖淫妇女、归国劳务人员、STD患者、职业献血员的抗-HIV检测结果见附表。
附表 高危人群抗-HIV检测情况
组 别 采血时间 (年.月) 检查 人数 抗-HIV(+) 男 女 合计(%) 卖淫妇女 1994.10 55 0 0 0 归国劳务人员* 1992~1995 159 4 0 4(2.51) 性病患者 1994.1~12 88 0 0 0 职业献血员 1994.10 88 1 1 2(2.27) 合 计 390 5 1 6(1.54)
* 3例为归国入关时北京卫生检疫局检出抗-HIV阳性,1例为归国入关时抗-HIV阴性,半年后主动检测时抗-HIV阳性。 2.HIV感染者配偶及子女定期检测情况:对1992年发现的首例HIV感染者的配偶和子女监测9次,1995年发现的5名HIV感染者中2名确诊后即离家出走(1名去深圳,1名不知去向),另外的3名感染者中,2名有配偶和孩子,各监测2次,共4次。13次检测结果均阴性。 三、HIV感染者一般情况:6名HIV感染者年龄28~48岁,市区4名,农村2名,已婚5名,未婚1名(该人为归国劳务人员,出国前即已定婚,与未婚妻有多次性行为)。4名男出国劳务输出人员中3名承认在国外与当地白人妓女有过性行为史,1人坚决否认(但与其一起出国人员反映其在国外也有异性性行为)。1名男性献血员为双性恋者,虽组有家庭并有一子,但其性伴中多为男性黑人和香港人。1名女性献血员有较固定男性伴3人,本人抗-HIV检测阳性的同时,1名与其有长期姘居关系的男性献血员同时检出抗-HIV阳性。 讨 论
近年来,我国HIV感染人数增长迅速(内部资料),且分布范围扩大,初期感染以国外传入为主,但近年来国内感染者却占多数,静脉吸毒、卖淫、嫖娼、劳务输出人员、献血员、涉外服务人员等成为HIV感染的高危人群〔1〕,本文对高危人群的检测结果,归国劳务人员、职业献血员的抗-HIV阳性率分别高达2.51%和2.27%,其传播途径均为性接触传播,除一人是男性同性恋者外,其余均为异性恋。卖淫妇女、STD患者虽未检出抗-HIV,但是,由于其同样存在HIV感染的危险行为,只要有HIV感染者存在,是极易感染HIV的,故必须把控制艾滋病(AIDS)和控制STD工作密切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抓,这样才有利于AIDS和STD防治工作的开展。6名HIV感染者中4名是归国劳务输出人员,他们均属境外感染,其中3名是归国入境时发现,另1名归国入境时检测抗-HIV阴性,半年后我们进行主动检测时发现抗-HIV阳性,提示该感染者入境检查时,正处于窗口期阶段,因此,对劳务输出人员归国后2~3个月增加一次复查工作实属必要。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我国不同地区麻疹流行特点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草坡牧场布鲁氏菌病流行特点调查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