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的表型分析及原因探讨 |
|
免疫逃逸的机制。本文通过对5例胃癌、9例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浸润性细胞的研究,证实了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dendritic cell ,TIDC)的存在,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TIDC的表型,且用RT-PCR的方法检测IL-10、VEGF及TGF-β1在14例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本结果提示肿瘤细胞局部产生的免疫抑制因子IL-10、VEGF及TGF-β1可能是导致TIDC无功能或功能低下的原因之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标本来源 胃癌标本5例,大肠癌标本9例,病理证实均为腺癌,其中直肠癌5例,结肠癌4例,标本均取自上海长征医院普外科。获瘤体重量4.40~8.10g,平均6.03g。患者年龄45~71岁,平均57.5岁,男8例,女6例。 1.1.2 主要试剂 胶原酶IV型,DNA酶I型,透明质酸酶V型,均为Sigma公司产品;淋巴细胞分离液(Histopaque,1.077g/ml)购自Sigma公司;FITC标记的抗人CD1a、抗人HLA-DR单克隆抗体、PE标记的抗人CD86、抗人CD80单克隆抗体、抗人CD54、抗人CD14单克隆抗体、同亚型对照抗体及FITC标记兔抗鼠IgG荧光二抗均购自PharMingen公司。完全培养基包括:RPMI1640,10%小牛血清,2mmol/L谷氨酰胺,0.01mmol/L丙酮酸钠,0.05 mmol/L 2-巯基乙醇,20mmol/L Hepes,1 000U/ml青霉素,链霉素1 000μg/ml,甲硝唑5μg/ml。 1.2 方法 1.2.1 取材 标本切下后,纵向打开肠腔,0.05%洗必泰反复冲洗,切取1/3~1/2肿瘤组织,置于培养皿中称量。然后肿瘤组织块浸于含青霉素1 000U/ml、链霉素1 000μg/ml、甲硝唑5 μg/ml的RPMI1640中30min。 1.2.2 单细胞悬液的制备 将瘤体剪成1 mm3大小,置于含0.05%胶原酶、0.02%DNA酶、0.01%透明质酸酶、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中,4℃磁力搅拌过夜消化,再经200目钢网过滤,收集所有单细胞悬液,经Hank液洗2遍,调整细胞浓度至1×106 ml-1左右。 1.2.3 细胞分离及流式细胞仪分析 向离心管中依次加入比重为1.077 g/ml和1.055 g/ml的淋巴细胞分离液各2 ml,再在上面加入2~3 ml单细胞悬液,400 g离心20 min,收集处于上层界面的肿瘤细胞,Hank液洗,-70℃冻存;收集2层淋巴细胞分离液界面上的细胞悬液,Hank液洗,置于含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中,5%CO2 37℃过夜培养。收集悬浮细胞,用FACS标记液PBA(PBS+1%BSA+0.02%叠氮钠)调整细胞浓度为5×106 ml-1,加入离心管,100 μl/管,分别按直接标记法或间接标记法进行标记,流式细胞仪(FACS calibur,B.D.公司)检测细胞表面表型。 1.2.4 肿瘤细胞表达免疫抑制因子的RT-PCR检测 取分离冻存的肿瘤细胞,以TRIZOL提总RNA,用AMV作反转录,引物为oligo-dT15,反转录产物作为PCR的模板分别检测VEGF、IL-10及TGF-β1的表达。引物序列分别为IL-10:上游5 ACAGCTCAGCACTGCTCTG,下游5 AGTTCACATGCGCCTTG;VEGF:上游5 TTGCTGCTCACCTCCAC,下游5 AATGCTTCTCCGCTCTG;TGF-β1:上游5 CCCTGGACACCAACTATTG,下游5 GTTGGCATGGTAGCCCT。PCR反应条件均为95℃,15 s;55℃,30 s;72℃,30 s;35个循环。同法作正常胃、结肠、直肠粘膜组织中免疫抑制因子的表达。
2 结果
2.1 TIDC的表型分析 对5例胃癌、4例结肠癌、5例直肠癌肿瘤组织中所分离的浸润性淋巴细胞群的FACS分析结果表明,10例有CD1a+、CD86+表达的细胞存在(见表1),占分离的淋巴细胞数的4.62%±2.89%,细胞活力>80%,且该群细胞除有4例低表达HLA-DR外均不表达HLA-DR,CD54和CD80的表达率也很低,且都不表达CD14(见表1)。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脑星形细胞瘤中bFGF及其受体对血管新生和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下一个医学论文: 双抗HBsAg抗体夹心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方法的建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