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麦蛋白质组分含量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
|
白含量在基因型间都存在着极显著差异。由表2可知,同一蛋白组分不同亲本间的GCA效应值差别较大。如对于清蛋白,亲本2的GCA效应值最大(0.27),亲本5最小(-0.17),极差值为0.44; 对于球蛋白,亲本3的GCA效应值最大(1.17),亲本4最小(-0.73),极差值为1.90; 对于醇溶蛋白,亲本5的GCA效应值最大(0.79),亲本4最小(-0.27),极差值为1.06; 对于谷蛋白,亲本4的GCA效应值最大(1.01),亲本3最小(-1.00),极差值为2.01。 2.2 特殊配合力(SCA)分析 4种蛋白组分10个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列于表3。由表3可知,同一组分不同组合的SCA效应值存在明显差异。如清蛋白的SCA变幅为-0.25~0.48,球蛋白为-0.91~0.92, 醇溶蛋白为-0.40~0.27, 谷蛋白为-0.82~1.09。
表1 5个小麦亲本的蛋白组分含量表
亲本代号 亲本名称 清蛋白 球蛋白 醇溶蛋白 谷蛋白 P1 河农215 2.815 1.542 3.912 4.440 P2 河农326 3.086 1.447 3.547 3.952 P3 CM60042 2.273 1.494 4.187 3.917 P4 Zm13250 2.957 1.629 4.459 4.173 P5 Zm21317 2.737 2.238 6.083 3.386
表2 亲本各蛋白组分含量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值
亲本代号 清蛋白 球蛋白 醇溶蛋白 谷蛋白 P1 -0.15 0.05 -0.20 0.11 P2 0.27 0.04 -0.25 -0.30 P3 -0.07 1.17 -0.07 -1.00 P4 0.11 -0.73 -0.27 1.01 P5 -0.17 -0.53 0.79 0.19
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存在较大差异,表明进行常规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时,通过亲本选配来提高后代某一组分的含量是有效的。当然这只是通过表型值分析得到的结果,对于常规育种来说,尚需进一步分析遗传力以确定基因作用方式。 2.3 遗传力分析 利用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估算加性方差、遗传方差和表型方差,进而计算广义遗传力(h2B)、狭义遗传力(h2N)及加性方差与遗传方差之比(VA/VG),结果列于表4。 表3 各组合不同蛋白组分含量的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值
杂交组合 清蛋白 球蛋白 醇溶蛋白 谷蛋白 P1×P2 -0.22 -0.59 0.06 0.79 P1×P3 -0.22 0.80 -0.30 -0.56 P1×P4 0.28 0.04 0.21 -0.08 P1×P5 0.16 -0.25 0.04 -0.15 P2×P3 0.48 0.71 0.27 -1.05 P2×P4 -0.08 -0.04 -0.40 -0.18 P2×P5 -0.19 -0.08 0.07 0.45 P3×P3 -0.25 0.91 0.17 1.09 P3×P4 -0.01 -0.59 -0.14 0.52 P4×P5 0.04 0.92 0.03 -0.82
表4 各蛋白组分含量遗传力分析表
蛋白组分含量 GCA方差 SCA主差 加性方差 遗传方差 表型方差 VA/VG 清蛋白 0.1042 0.1065 0.0015 0.0875 0.1285 63.16 1.16 0.0170 球蛋白 1.6495 0.7165 0.6220 0.7366 0.9385 78.48 66.28 0.8444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接穗郁李影响杏砧变异的实验 下一个医学论文: 离子注入对微生物细胞的刻蚀与对DNA的损伤及修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