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家蚕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及分子标记育种研究进展

李斌 鲁成 周泽扬 向仲怀

中图分类号: Q9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9772(1999)04-0054-56

Progress in Constructing of MolecularLinkage Map
and Molecular Markers Assisted Breeding in Silkworm

LI Bin, LU Cheng, ZHOU Ze-yang, XIANG Zhong-huai

(The Key Sericultural Laboratory of Agricultural Ministry,Southwe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ongqing400716,China)

  国际蚕分子育种计划(International Silkworm Project)是Rhode Island大学的M.R.Goldsmith在1991年提出来的,也叫基因标记育种计划〔1〕。该计划主要包括两步工作:第一步是制作蚕的分子基因图, 第二步是数量性状定位分析(简称QTL分析,也叫数量性状定位作图:QTL Mapping)。最后利用分子标记直接在DNA水平进行重要经济性状(数量性状)的选择、固定,即实施“分子育种”,用很短时间育成兼具高抗、强健、丝多、质优、易繁等特性的新蚕品种,本文对此进行简要介绍。

1 家蚕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
  遗传图谱既是遗传研究的重要内容,又是家蚕资源、育种及分子克隆等许多应用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基础。目前,已有多项分子标记技术用于构建家蚕连锁图,包括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简称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简称RAPD)、选择扩增DNA片段(简称SADF)等技术。
1.1 RFLP构图
  Goldsmith等首先采用两个“近交系”蚕品种P50(热带种)、C108(中国种)的原种、F1、F1回交或F2个体蚕为材料,分别由这些个体蚕的早期卵滤泡细胞mRNA合成cDNA,构建以λgt11为载体的cDNA文库,再用卵壳蛋白、丝心蛋白、rDNA、BmAntp等已克隆的21个基因作探针。检测用EcoRⅠ、PstⅠ、HindⅡ、SacⅠ、NdeⅠ、XbaⅠ等6个限制性酶组合消化的个体蚕cDNA文库,进行Southern杂交,筛选得到60个蚕的DNA标记。其中13个标记分布在已知的10个基因座位上,且已被克隆;另有9个标记是反转录转座子。利用MAPMAKER分析,此60个标记中52个标记分别分布在16个连锁群(染色体),还有8个无连锁,若认为其各代表一个连锁群(染色体),则此60个RFLP标记可能代表了蚕的全部28个连锁群(染色体)中的24个〔2, 3〕。
  RFLP虽已成功地运用于其它动植物的构图与标记育种,但两方面的原因使RFLP标记尚难直接用于家蚕标记育种:一是由于家蚕可用的RFLP探针数很少,而制备探针亦非易事,难以绘制高密度连锁图;二是由于RFLP标记对DNA的需要量较大(5~10 μg),技术也较为复杂,费时费事,同时需投入大量的资金。故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受到阻碍。
1.2 RAPD构图
  RAPD是以基因组DNA为模板,以一个随机的寡核苷酸序列(通常为10bp)作引物,通过PCR扩增反应,产生不连续的DNA产物,用以检测DNA序列的多态性。它的主要优点是简单易行,需要的DNA量极少(15~25ng),无放射性,实验设备简单,周期短。因此受到研究者的普遍欢迎。多数RAPD标记表现为显性,使用该法时要注意两点:一是严格控制模板DNA和Mg++浓度和反应条件保证其扩增稳定性;二是必要时可与等位特异性PCR?(AS-PCR)〔4〕或特殊序列扩增(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s,简称SCAR)〔5〕等方法结合使用。Amornrat Promboon等用P50、C108原种及F1、F2个体为材料,采用RAPD方法利用MAPMAKER程序对家蚕分子标记连锁图谱构建取得了大的突破,现已构建169个位点,29个RAPD分子标记连锁群。其中有10个非连锁标记,与常规遗传图确立对应关系的有2个连锁群,发现彼此有弱连锁关系的有:6与25连锁群,8、26与27连锁群,13与28连锁群,19与29连锁群〔6〕。本研究室已构建RAPD标记200多个(未发表),确定了3个RAPD标记分别与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粘附分子P选择素单克隆抗体抑制胃癌转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分子变异与2型糖
    9 1C3分子抑制杀伤性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伴低分子量蛋白尿的高钙尿症
    一个三姐妹同患P450c 17 缺陷家系的分
    地塞米松对HUVEC表达粘附分子的影响
    RNA DNA嵌合分子介导的高效基因修复
    神经细胞凋亡的分子调控和死亡信号的传
    利用RAPD标记构建美洲黑杨 欧美分子标
    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结核杆菌对利福平耐
    胰岛素分泌与糖尿病 从分子到临床
    利用现代细胞分子生物学方法深化对肾脏
    重庆地区HG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