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鲁氏菌病全国重点监测点监测分析 |
|
血检数 阳性数 阳性率 (%) 血检数 阳性数 阳性率 (%) 血检数 阳性数 阳性率 (%) 血检数 阳性数 阳性率 (%) 1990 127242 331 0.26 29378 190 0.65 8816 110 1.24 165436 631 0.38 1991 52388 291 0.56 24069 231 0.96 8610 69 0.80 85067 591 0.70 1992 72105 155 0.21 35837 316 0.88 8019 10 0.12 115961 481 0.41 1993 143601 59 0.04 26795 64 0.23 7634 26 0.34 178030 149 0.08 1994 52554 144 0.27 22269 147 0.66 5421 7 0.12 80244 298 0.37 1995 50246 71 0.14 21109 88 0.42 3080 7 0.25 74435 166 0.22 1996 135237 353 0.26 18935 85 0.45 3425 7 0.20 157597 445 0.28 合计 633373 1404 0.22 178392 1121 0.63 45005 236 0.52 856770 2761 0.32
表2 不同生产类型疫区7年牛、羊血清学检查结果
类 型 牛 羊 血检数 阳性数 阳性率(%) 血检数 阳性数 阳性率(%) 农 区 17761 11 0.06 60549 189 0.31 牧 区 84693 676 0.79 204129 636 0.31 半农半牧区 75938 434 0.57 368695 579 0.16
注:农区:广东(东莞)、广西(柳州)、河南(新乡)、河北(石家庄)、江苏(南通) 牧区:四川(阿坝)、西藏(拉萨)、新疆(塔城)、内蒙(锡盟、赤峰) 半农半牧区:吉林(白城)、宁夏(中卫)、甘肃(酒泉)、山东(济南)、黑龙江(齐齐哈尔) 2.牲畜交易市场和屠宰场监测:在各监测点固定监测县范围内的牲畜交易市场和屠宰场,共血检羊9 695只,阳性10只,阳性率0.10%;血检牛8 328头,阳性25头,阳性率0.30%;血检猪8 296头,阳性15头,阳性率0.18%;血检犬229只,均阴性;血检鹿100只,阳性2只,阳性率2.00%。 3.病原分离:7年间各重点监测点共收集羊、牛、猪流产胎儿和流产母畜阴道分泌物及正产胎盘等材料18 098份,分离培养出布鲁氏菌(布氏菌)63株,出菌率0.35%。其中内蒙锡盟53株(1991年49株;1992年2株,均为羊1型;1996年2株,未定种型);河北灵寿7株(1990年,均为羊种);广东东莞1株(1990年,猪3型);新疆乌苏2株(1992年,未定种型)。 二、人间: 1.血清学检查:7年间各监测点对7~60岁与家畜及畜产品有接触的职业人群,进行血清学检查,血检率为26.64%(60 743/228 041),平均血检阳性率为2.30%(表3),占调查总数的0.61%(1 399/228 041)。累计新发病人248例,占血检阳性总数的17.73%,漏诊和隐性感染1 151人,占82.27%。从表3还可看出,7年血检平均阳性率最高是1996年,最低是1994年。 表3 人间各年份血清学检查结果
年份 调查数 血检数 阳性数 阳性率(%) 1990 54035 12528 416 3.32 1991 37699 9821 253 2.58 1992 27512 7773 96 1.24 1993 29117 7084 133 1.88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应用时间序列统计方法分析广东省1984 1993年乙型脑炎季节性分布特性 下一个医学论文: 解剖钢板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