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孕妇沙眼衣原体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 |
|
池洗澡 2.52 1.18~ 5.38 0.017 首次性交年龄 5.20 2.07~13.09 <0.001 婚外性行为 6.06 3.17~11.59 <0.001 未避孕和宫内避孕 3.64 1.51~ 8.76 0.009 泌尿生殖道感染史 6.60 3.41~12.78 <0.001 STD史 5.20 1.71~15.97 <0.001
二、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上述8个因素量化见表2。 表2 8个因素的分级和数量化方法
变量 因 素 分级和数量化 X1 文化程度 大学为0,高中为1,初中为2,小学为3 X2 职业 教师、干部为0,其他为1 X3 公共浴池洗澡 无为0,有为1 X4 首次性交年龄 ≥23岁为0,20~22岁为1,<20岁为2 X5 婚外性行为 无为0,有为1 X6 未避孕和宫内避孕 屏障式避孕为0,未避孕和宫内避孕为1 X7 泌尿生殖道感染史 无为0,有为1 X8 STD史 无为0,有为1
定α=0.05,运算结果最终选入模型的4个因素为婚外性行为、泌尿生殖道感染史、首次性交年龄及未避孕和宫内避孕(表3)。 表3 4因素模型各有关参数值
变量 βk SE(βk) OR 95%CI X5 1.829 0.428 6.23 2.69~14.42 X7 2.071 0.498 7.93 2.99~21.05 X4 1.781 0.388 5.93 2.75~12.70 X6 0.780 0.370 4.25 2.75~ 6.56
讨 论
国外文献报道,女性Ct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多性伴、1年内有新性伴、患其他STD或有STD史、种族、社会经济地位低下、口服避孕药等〔1,2〕。梁国钧〔3〕等对性罪错妇女的调查,性伴数少于5人者Ct感染率为19.1%,5~9人者为25%,多于10人者为45.6%。本组研究对象中,多数是未避孕、婚后第一次妊娠;均无口服避孕药史,个别使用宫内节育器。初步分析时,未避孕与宫内避孕者Ct感染差异无显著性,故将二者合并分析。经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的危险因素为婚外性行为、泌尿生殖道感染史、首次性交年龄及未避孕和宫内避孕,表明:Ct感染传播和流行的一个最重要因素是性观念行为。在单因素分析中曾显示,Ct感染与STD史、宫颈糜烂有联系,但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未进入模型,这可能与样本小有关。Asin〔4〕等对一Ct感染低发区妇女进行的避孕方式与感染关系的研究结果:未避孕妇女感染率为4%,非屏障式避孕者为7%,采用屏障式避孕的未发现有感染者。Vincelette〔5〕等提出,若25~34岁妇女Ct感染率超过5%,应开展筛检。根据本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在Ct检测尚未列入常规检查项目的情况下,应将有婚外性行为史、泌尿生殖道感染史、STD史、非屏障式避孕及宫颈糜烂的妇女视为高危人群,在妇产科门诊进行Ct检测,阳性者予以治疗。对高危人群开展筛检是必要的,应予提倡。另外,通过提供卫生服务,加大媒介宣传和预防Ct感染知识的普及力度,戒除性乱,坚持使用避孕套进行有保护的性交,则Ct感染是可以预防的。
参 考 文 献
1 Hillis SD.Nakashima A,Marchbanks PA,et al.Risk factors for recurrent Chlamydia trachomatis infections in women.Am J Obstet Gynecol,1994,170∶801.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牙周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慢性转化率的流行病学研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