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与单核细胞ADCC效应变化关系的研究

21** 1.00±0.38**
Chronic bronchitis 22 0.72±0.61* 0.74±0.22
Control group 21 1.17±0.53 0.63±0.25
*P<0.05, **P<0.01, vs control

  2.各组病人及健康人单核细胞体外经LPS活化后ADCC效应和非特异杀伤效应检测结果(表2)。表明:(1)慢支病人单核细胞受刺激后ADCC效应及非特异杀伤效应均明显增强(P<0.05);(2)有发热症状的急性上感病人单核细胞受刺激后ADCC效应增强不明显,而非特异杀伤作用明显增强(P<0.01)。

表2 各组病人单核细胞体外经LPS刺激后ADCC及非特异
杀伤效应检测结果
Tab 2. The ADCC effect and unspecialized cytotoxicity of monocyte
stimulatad in vitro by LPS in the patients (No. of
cells killed×104,)

Group n ADCC effect unspecialized
cytotoxicity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with fever 21 1.74±0.90 1.23±0.26**
Chronic bronchitis 12 1.82±0.68* 1.25±0.46*
Control group 19 1.27±0.70 0.90±0.34
*P<0.05,**P<0.01,vs control

讨论

  单核/巨噬细胞具有重要抗感染免疫功能,活化后不仅通过抗原提呈作用引起其它免疫效应细胞发挥特异性免疫或变态反应,而且其ADCC效应直接影响或参与病变局部组织炎症反应。各种激活及趋化因子使血液内单核细胞功能状态发生变化,利于其到病变局部发挥作用。本研究发现无发热的上感病人及慢支病人单核细胞未受刺激时ADCC效应减弱,提示病原微生物感染可能导致单核细胞ADCC效应减弱。国外文献报道某些病毒,细菌或其代谢产物可导致单核/巨噬细胞的激活受阻或功能异常。而发热病人ADCC效应增强可能与某些病原微生物感染后机体释放致热原有关,致热原如IL-1活性增高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使单核细胞功能发生变化。单核细胞体外经LPS刺激后表现出的ADCC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单核细胞活化后的功能状态。实验结果表明慢支病人单核细胞受刺激后ADCC效应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有发热的急性上感病人组增高不明显,说明慢支病人单核细胞ADCC效应在一定条件下可表现出过强状态,其结果可能与病变局部炎症反应迁延有关。
  研究发现急性上感病人无论有无发热其单核细胞非特异杀伤效应增强,而慢支病人无明显变化,此结果能否说明急性上感后引发的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变化与单核细胞非特异杀伤功能增强有关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第七例——全身皮肤硬化,活动后呼吸困
    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
    西宁地区严重创伤患者并发成人呼吸窘迫
    13碳尿素呼吸试验在诊断儿童幽门螺杆菌
    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鼻咽分泌物中多种呼
    防感冒制剂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50例
    穿琥宁治疗小儿反复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
    浅论用肺脾相关理论指导治疗小儿反复呼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夜间危险因素及
    颈髓损伤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防治与护理
    呼气末正压对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作用
    无创面罩 鼻罩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病
    营养疗法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肺性脑病2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