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影响学生寻求帮助的意愿与行为的因素

完善。
  但学生们对寻求学业帮助所持的态度和信念是否随年龄的增长发生了变化?Varder Meij研究了学生们在课堂提问中的压抑现象[6]。他发现,三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均报告他们不愿意在课堂中寻求帮助,因为他们开始考虑到教师和他们的同学在提供帮助时的意愿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友好反应等问题。学生们还指出,同学作为帮助者未必能胜任,而教师又总是忙于其它事务。Newman等则试图通过实验了解孩子们是否日渐感到寻求帮助对他们而言是一种两难困境,即年龄大的学生可能会比年龄小的学生更强烈地相信寻求帮助有利于学习和提高,但同时他们也更强烈地意识到寻求帮助是要付出代价的。因此,他们期望在某些课堂情境中,年龄大的学生比年龄小的学生在寻求帮助时表现得更为犹豫不决。然而,实验结果表明,在小学阶段,寻求帮助行为不存在年龄差异[7]。
  如前所述,有的研究发现寻求帮助的意愿与行为有随年龄增加的趋势;但有的研究没有发现任何明显的年龄差异。这种现象是否受学生所处的不同成就目标情境的影响所致?根据Nicholls的观点,任务关注成就目标和自我关注成就目标是基于不同的能力概念之上的。当人们处于任务关注情境时,他们主要关心的是通过有效的努力提高和发展能力,因为他们认为能力是可变化提高的;而当人们处于自我关注情境时,他们主要关心自己是否表现出较高的能力,因为在他们看来,能力是相对稳定的。Nicholls的研究已经表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并未把能力看作是稳定的维度,而往往认为能力是一种基于努力并可通过努力来提高的可变特质[8]。Nicholls进一步表明,年龄小的学生倾向于从一个任务关注动机倾向来进入活动,哪怕这一情境明显是自我关注动机倾向的。而年龄大的孩子则有自我关注动机倾向,特别是在强调能力的情境中。结果,Butler和Neurman的研究发现,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在把任务情境看作是提高能力的机会而不是测量能力的机会时,都更多地表现出寻求帮助的意愿和行为,年龄差异不甚明显[4]。由此可见,对各种年龄阶段的学生而言,任务关注动机倾向对于学生寻求帮助的行为是极为有利的。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含氯消毒剂灭活噬菌体效果的影响因素研
    影响心电图运动试验对冠心病诊断的因素
    卵巢颗粒细胞瘤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
    江门市中小学生伤害干预措施的综合评价
    中国中小学生皮褶厚度与体成分研究
    心理应激对 型糖尿病人糖代谢影响的对
    大学生受暗示性的测量及其与人格的关系
    人格障碍评估研究 PDQ 4在北京医学生中
    影响强迫症社会功能的相关因素分析
    应用SPECT观察激素对股骨头血流动力学
    声敏剂血卟啉对COC1 DDP细胞顺铂敏感性
    脑心通注射液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结构影
    消毒液对金属腐蚀性测试方法中影响因素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