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猪减数分裂粗线期二价体与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比较研究 |
|
等〔10〕的方法,稍加修改如下:摘取睾丸,在0.85%的生理盐水中洗净血污, 剥去附睾、脂肪与结缔组织,切开外膜,取睾丸小叶和曲精细管并将其剪成3~5mm的小块,然后以0.45%柠檬酸钠∶0.075mol/LKCl(1∶1, V/V)混合低渗(37℃)4~8h;再以卡诺固定液(氯仿∶甲醇∶冰乙酸,6∶3∶1~10∶3∶1)固定20min,随后换固定液(甲醇∶冰乙酸,3∶1)固定两次,每次20min。将已固定好的组织块充分剪碎,加入固定液,取上清转移至锥形离心管中,以800~1 000 r/min的转速离心10min,弃上清,留少量的固定液,用吸管慢慢吹打底部细胞团将其悬浮,然后加入5~6ml固定液制成细胞悬液,于4℃冰箱中固定过夜或长时间保存。制片时,按上述步骤换新鲜固定液,采用高空冷滴、空气干燥方法。 1.2.2有丝分裂染色体标本制备 参照王子淑〔2〕的外周血细胞培养方法进行。 1.2.3分裂指数的统计方法 由上述方法所制备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染色体标本,经Giemsa染液染色(Giemsa原液∶磷酸缓冲液,1∶10)8~10min,自来水细流冲洗,空气干燥,Olympus显微镜观察,随机选取视野统计,按下式计算分裂指数。
1.2.4二价体与有丝分裂染色体的比较 (1) 长度的比较: 在Olympus显微镜下,选择理想的二价体与有丝分裂染色体分裂相,400×显微摄影,获得若干照片,再从中各选出10张染色体分散好的照片, 采用测微尺测量二价体和有丝分裂染色体每个分裂相中的常染色体的总长度。(2) 有丝分裂染色体G-带与二价体染色粒的比较: G-带显示方法采用改良的Wang氏法进行〔2〕。二价体上的染色粒是其本身所具有的自然带纹, 将有丝分裂染色体G-带和二价体上染色粒进行比较, 特别对12号染色体进行了细致比较,对有丝分裂染色体G-带带纹典型的和二价体上染色粒清晰的12号染色体进行剪贴、反拍。
2结果 2.1 二价体及有丝分裂染色体制备结果 从图版I a、b中可观察到18个二价常染色体和一个二价性染色体(图版I a)或一个性泡(图版I b),每个二价体上的染色粒清晰可见,二价体较长,有的二价体间彼此相互缠绕;图版I c中可观察到19对有丝分裂染色体,染色体较短,分散较好。
a. b.减数分裂粗线期二价体(a.中箭头示性二价体;b.中箭头示性泡); c.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
2.2 分裂指数的比较 对二价体分裂指数的观察,共观察16 344个细胞,其中分裂期分裂相数为4 377个,二价体分裂指数为26.78%。有丝分裂染色体分裂指数的观察结果,共观察11 561个细胞,其中分裂期分裂相数为619个,其分裂指数为5.35%。结果表明,减数分裂二价体分裂指数是有丝分裂染色体中期分裂指数的5倍。 2.3 染色体长度的比较 比较结果,每个分裂相二价常染色体总长度为285.77±16.46(n=10), 每个分裂相有丝分裂常染色体总长度为83.47±5.77(n=10)。由此可见,在一个分裂相中,二价常染色体的总长度是有丝分裂中期常染色体总长度的3.42 (1.87~5.98) 倍(P<0.01)。 2.4 12号二价体染色粒与有丝分裂染色体G-带型的比较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乌鲁木齐维吾尔人两种物质味盲基因频率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三个家猪品种和rob易位群染色体分带多态性的比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