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测交后代中基因遗传关系判断的规律性

吕朝阳,刘征,刘宗才

中图分类号:Q3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9772(1999)05-0055-56

Law of Genetic Composition in Test Cross Progeny

LU Chao-yang,LIU Zheng,LIU Zong-cai
(Biology Department of Nanyang Teacher s College,Henan473000,China)

  在遗传学三定律教学中,综合性习题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利用遗传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这部分习题中,相当一部分是根据测交后代表现型情况判断亲代中基因的遗传关系,本文就此做一简单讨论。

1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关系的判定
  对于两对相对性状,或为自由组合的遗传关系(即独立遗传),或为连锁互换的遗传关系,二者必居其一,根据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可以判定。
1.1 如果测交后代有4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1,则两对性状(两对基因)为自由组合的遗传关系。
1.2 如果测交后代有4种表现型,为两组1∶1,即为m∶1∶1∶m,则两对基因为连锁互换的遗传关系(m视交换值而定)。其中:
1.2.1 若(双显性个体数+双隐性个体数)≤(一显一隐个体数之和),则原杂交组合为相斥组。
1.2.2 若(双显性个体数+双隐性个体数)≥(一显一隐个体数之和),则原杂交组合为相引组。
  例1.在玉米中,高茎基因(D)对于矮茎基因(d)是显性,常态叶基因(C)对于皱形叶基因(c)是显性,杂合子测交后其后代有4种:高茎常态叶(83),矮茎皱形叶(81),高茎皱形叶(19),矮茎常态叶(17),试分析这两对基因的遗传关系及杂合子基因型。
  解:根据以上判断规律,测交后代4种表现型比例为83∶81∶19∶17≠1∶1∶1∶1,而为两组1∶1(83∶81=1∶1,19∶17=1∶1),说明D-d和C-c这两对基因为连锁互换的遗传关系。
  又∵(双显+双隐)=83+81=164
  一显一隐个体数之和为19+17=36。 即(双显+双隐)>(一显一隐个体数之和)
  ∴ 原杂交组合为相引组。即杂合子基因型为

2 三对相对性状遗传关系的判定
  三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关系较两对相对性状复杂,对其中任意两对基因的遗传关系都可用以上规则判定,但对三对基因这个整体来说,多数情况尚不能一次判定。
2.1 若测交后代有8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1∶1∶1∶1∶1,则三对基因皆为独立遗传(自由组合遗传)。
2.2 若测交后代有4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1,则其中两对基因完全连锁遗传,另外一对基因独立遗传。
2.3 若测交后代有8种表现型,表现为两组1∶1∶1∶1,即为m∶m∶1∶1∶1∶1∶m∶m,则其中两对基因不完全连锁(m视交换值而定),另一对基因为独立遗传。
2.4 若测交后代有6种表现型,表现为三组1∶1,即为m1∶m2∶1∶1∶m2∶m1,则三对基因皆为连锁互换的遗传关系,且没有双交换发生(m1和m2视两个单交换值而定)。
2.5 若测交后代有8种表现型,表现为4组1∶1,即为m3∶m2∶m1∶1∶1∶m1∶m2∶m3,则三对基因皆为连锁互换的遗传关系,且有双交换存在。
  例2.在果蝇中,有一品系对三个常染色体隐性基因a、b、c是纯合的,另一品系对显性野生型等位基因A、B、C是纯合的, 把这两品系交配,用F雌蝇与隐性纯合雄蝇亲本交配,观察到下列结果:


表型 abc ABC aBc AbC
数目 211 209 212 208


  问:这三个基因之间的遗传关系如何?
  解:根据2.2,4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因此, 可以认为其中两对基因完全连锁,另一对独立遗传。再对两对基因之间进行分析可知,A-a和C-c是完全连锁的遗传关系,B-b独立遗传。
  例3.番茄中,设一个三因子(A、B、C)杂种与一隐性纯合亲本杂交,得下列后代: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总数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波尔山羊杂交后代及其亲本随机扩增多态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