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燃煤型地氟病非骨相早期判别模型探讨 |
|
entioned above, except for the third one with a too small sample size, can be used in early discrimination of endemic fluorosis caused by exposure to coal burning, or in evaluation for the effectiveness of pharmaceutical therapy, with a power of 95%.
【Key words】 Fluoride poisoning Discriminant analysis
迄今为止,燃煤型地氟病(endemic fluorosis of burning coal)的诊断仍主要依赖X 线片。然而,非骨相的研究表明[1,2],在骨相出现X线异常改变之前,体内 生化及酶学等方面,早已处在代偿性改变或失代偿状态。本研究通过现场流行病 学调查,收集有关生活环境以及不同类别人群的生物材料样品资料,输入微机, 建立非骨相判别模型,为本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服务。
材料与方法
1.确定调查区与对照区:调查现场设在我省某燃煤氟污染区(煤含氟量1 400 mg/kg), 病区距县城西北约7~10 km。8~15岁人群氟斑牙总检出率为72.98%,重病区为100%。 有X片的104人中,确诊为氟骨症32例。具有氟中毒临床症状的可疑患者350人。对照 区距县城东北约8 Km、长期烧柴和农作物枯梗类,其生活习惯、劳动方式及文化经济 生活水平等与调查组基本相同。
2.选配调查对子:将病例和对照按性别、年龄、生活、劳动、文化、经济等基本 相同者配成139对。其中病例纳入条件:
(1)早期病例:将生活在病区≥5年,尿氟值≥3.0 mg/L,具有氟中毒临床症状和 氟斑牙体征者定为早期病例。
(2)X线有改变者:符合上述条件+氟骨症的X线特征。
(3)氟宁片治疗者:符合上述条件+氟宁片治疗4个疗程。
3.观察指标及其方法:
(1)主要观察指标:根据统一编码将观察指标概括为六大类(表1)。
表1 燃煤型地氟病调查主要观察指标及其编码
指标类别 统一编码 观察指标 环境氟来源 X1~X3,X11 空气、水、土壤、食物及茶叶氟 生活条件 X4~X10 住房面积、炉灶种类、烧当地石煤、 室内烟雾、粮、油消耗及饮茶嗜好 体内氟负荷 X12~X15 血、尿、指甲及毛发氟 症状与体征 X16~X20 头及肢体痛、天气关系及氟斑牙 骨关节功能 X21~X27 头部:测量头左(右)旋及头后仰 (cm),上肢:左(右)肘伸曲度, 躯干及髋部:弯腰叉手距地高及 下蹲高/身高 生化酶学指标 X28~X39 血清LDH、ChE、LDH同工酶、碱 性磷酸酶、精氨酸酶、血清钙、血清 磷及尿羟脯氨酸
(2)研究方法:采用氟电极法测定样品含氟量,生化及酶学指标采用试剂盒法, 其中LDH同工酶采用聚丙烯酰胺圆盘凝胶电泳法。骨关节运动功能采用钢卷尺及自 制标杆和测量器(以大圆规与活动指针结合)测定。此外,主诉、既往病史及有无 地氟病治疗史均采用询问法。
4.正式调查、采样与测定:根据统一布署,以1∶1配对调查表对139对研究对 子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现场调查,采样并测定其氟浓度。
5.资料统计分析:全部样品测定完毕,将4个类别人群资料218人份(早期氟中 毒、配对对照、X线改变及氟宁片治疗者分别为88、88、12及30例)及21个变量,以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应用PCR方法检定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下一个医学论文: 乙型 丙型 庚型肝炎病毒多重感染研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