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猪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流行病学与实验研究 |
|
取感染鼠脑无菌研磨,用细胞生长液制成10%悬液,冻融3次后,2 000转/分 20分钟,取上清液,调pH7.2~7.6,-30℃冰箱冷冻后,移放液氮罐内备用。并以同法制备正常鼠脑悬液作对照。 3.动物分组与感染方式:依动物体重从小到大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4组,每组3只动物,分别皮下、口腔和肺内等3种部位注射鼠脑悬液(接种前先将口腔粘膜擦伤),每只接种1.5ml,对照组注射等量正常鼠脑悬液,隔离饲养,并定期测定体温和观察动物的变化。 4.病毒定位与排毒途径:仔猪人工感染后,定期采血,收集新鲜尿、粪、唾液,观察EHFV抗原与抗体消长。定期宰杀取各种组织检查病毒分布和病理变化。 四、检测方法: 1.EHFV抗原与抗体检测:采用RPHA和RPHI或HRP-SPA法,组织EHFV抗原检测用IFA法。成套试剂和兔抗EHFV血清购于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抗兔IgG荧光抗体由浙江省玉环生物试剂厂生产。同时用PCR技术[2]检测EHFV-RNA。 2.病毒分离:取PCR检测EHFV抗原阳性标本制成无菌滤液,分别接种乳鼠脑和Vero-E6细胞分离病毒和ID50定量测定,其操作见文献[3]。 3.动物试验:取EHFV抗原阳性血、尿、粪和肺组织制成无菌滤液分别接种乳鼠,每份各6~8只,每只腹腔注射0.2ml或脑内注射0.02ml,乳鼠由母鼠哺养,二周剖取鼠脑或肺检查EHFV抗原。
结 果
一、猪各种标本EHFV抗原阳性率:从10种标本中检出EHFV抗原,其荧光强度均在“”以上,经双盲法检测结果一致(附表)。IFA检出心、肺、肝、脾和肾EHFV抗原阳性者再用PCR检查均检出EHFV-RNA,并分离到病毒。 二、EHFV分离和ID50测定:心、肺、肝、脾、肾、血、尿、粪等各3份制成无菌滤液和10-1~10-5不同稀释度滤液分别接种乳鼠和Vero-E6细胞,传4代后,除粪标本因污染丢弃外,其余均分离到EHFV。定量测定结果见附表。
附表 各种标本EHFV抗原、抗体检测及EHFV分离结果
标本名称 检测份数 EHFV抗原 阳性数 EHFV抗体 阳性数 EHFV分离 份数 EHFV分离 株数 EHFV ID50 定量测定 心 120 4 - 3 1 10-2 肺 530 22 11 3 2 10-5 肝 120 5 - 3 1 10-3 脾 120 6 - 3 1 10-4 肾 120 5 - 3 2 10-4 血液 245 9 14 3 2 10-5 尿液 199 14 7 3 1 10-2 粪便 199 5 3 3 - - 唾液 5 2 2 - - - 圈内污物 54 3 0 - - -
三、孕猪及乳猪抗原阳性率:从一头孕猪血清及所产7只乳猪血清、尿、粪、唾液均检出EHFV抗原。乳猪上述标本抗原阳性率分别为100%、28.57%、4.19%和14.29%,并从乳猪脾、肺、肾和脑组织检出EHFV抗原。 四、人工感染: 1.临床表现和病理学检查:接种仔猪全部感染成功。其感染后体温仅个别达40.3℃(1~2天)。感染第6天始仔猪食欲减退,喜卧,活动减少。尿蛋白阴性。肺毛细血管轻度扩张淤血,间质水肿,少数肺泡内有出血;肾小球毛细血管可见淤血,内皮细胞肿胀,肾小管水肿;肝细胞呈水样变性及气球样变性,部分区域有出血;脾脏及大血管未见明显异常。对照组各种组织正常。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南京地区组织胞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下一个医学论文: 鼠伤寒沙门菌生物学分型方法在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中的应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