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头地区电力系统职工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 |
|
l/L或空腹血糖≥7.8mmol/L者为DM,≥7.78mmol/L~11.11mmol/L者诊为IGT,原诊断为糖尿病者另行登记,不再进行口服葡萄糖实验。采血后用氟化钠抗凝,4小时内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进行血浆葡萄糖测定。身高测量时脱鞋,穿单衣测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按照男性BMI 4.39%,女性BMI 4.76%折合标准体重百分数进行分类,<90%者为低体重,≥90%但<110%者为正常体重,≥110%但<120%者为超体重,≥120%者为肥胖。 三、统计处理:全部资料用SPSS统计软件的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资料。标化率用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包头地区20岁以上人群年龄、性别人口数进行标化[2]。
结 果
一、不同年龄、性别的DM和IGT患病率:本次共调查10 867人,年龄性别分布及各年龄性别患病率和标化患病率如表1所示,除30~岁组女性DM患病率高于男性外(P<0.05),其他各年龄组男女DM和IGT患病率无明显区别(P均>0.05);DM及IGT的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30岁后DM及IGT的患病率明显上升(P<0.01),40岁年龄组DM及IGT患病率明显高于30岁(P<0.01)年龄组,50岁年龄组DM及IGT患病率较40岁年龄组虽有增高,但二者差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60岁年龄组DM及IGT患病率较50岁年龄组明显上升(P<0.01),结果见表1。 二、体重与DM和IGT患病率的关系:肥胖是DM和IGT发病的重要原因,我们按标准体重百分数进行分类来探讨体重和DM和IGT的关系。低体重组和正常体重组的DM和IGT患病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的DM患病率高于正常体重组(P<0.01);超重组IGT患病率高于低体重组(P<0.01),超重和肥胖组DM和IGT患病率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1),肥胖组DM和IGT的患病率分别为正常体重组的2.77倍和2.08倍,结果见表2。
表1 年龄、性别与患病率的关系
年龄 (岁) 调查人数 DM人数(%) IGT人数(%) 男 女 合计 男 女 合计 男 女 合计 18~29 1341 1131 2472 2(0.15) 1(0.09) 3(0.12) 4(0.35) 3(0.27) 7(0.28) 30~ 1417 1130 2547 28(1.98) 38(3.36) 66(2.59) 25(1.76) 22(1.95) 47(1.85) 40~ 1408 1158 2566 62(4.40) 53(4.57) 115(4.48) 63(4.47) 51(4.40) 114(4.44) 50~ 1302 971 2273 70(5.37) 51(5.25) 121(5.32) 65(4.99) 49(5.05) 114(5.02) 60~ 683 326 1009 48(7.03) 24(7.36) 72(7.14) 42(6.15) 21(6.44) 63(6.24) 合计 6151 4716 10867 210(3.04*) 167(3.28*) 377(3.15*) 199(2.85*) 146(2.81*) 345(3.83*)
* 为标化患病率 表2 体重与DM和IGT的关系
调查人数 DM人数(%) IGT人数(%) 低 体重 1441 37(2.56) 24(1.67) 正常体重 5082 119(2.34) 114(2.24) 超 重 2198 82(3.73) 78(3.55) 肥 胖 2146 139(6.48) 129(6.01)
三、DM和IGT患病率与血压的关系:将调查对象分为非IGT和DM对照组、IGT组和DM组,分别比较三组调查对象的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甘油三酯。结果表明,IGT和DM组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甘油三酯二组无明显区别(P>0.05),但IGT和DM组收缩压、舒张压及胆固醇均高于(P<0.01)对照组(表3)。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一起空调系统导致上呼吸道感染样军团病爆发的调查 下一个医学论文: 0 14岁儿童意外伤害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