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血贮存期间氧化损伤及抗氧化系统的变化 |
|
CPD-A液保存静脉血红细胞悬液。然后制备DPH标记的细胞悬液。立即测定标记红细胞膜荧光偏振度。按公式计算偏振度(P值)。P值愈大则红细胞膜脂质流动性愈低,P值愈小则红细胞膜脂质流动性愈大。 (三)统计分析:数据用表示,作t值检验。
结果
(一)血浆MDA、AOA和红细胞SOD水平的变化:表1所示,随血液保存时间的延长,7 d后,血浆MDA含量增加(P<0.05,P<0.01),SOD活性逐渐降低(P<0.05,P<0.01),AOA逐渐降低(P<0.05,P<0.01)。
表1 全血贮存期间血浆MDA含量、AOA、红细胞SOD活力和红细胞膜荧光偏振光度变化 Tab 1 Change of blood plasma MDA, AOA, erythrocyte SOD and polarized degree during blood storage(n=10,)
Time(d) MDA(g/L) AOA(%) SOD(U/Hb.g-1) Polarized degree 1 2.848±0.566 50.21±8.11 456.8±33.2 0.47±0.02 7 5.156±1.402** 39.66±7.85** 416.1±37.2* 0.47±0.04 14 4.516±0.779* 28.19±5.48** 421.5±22.6** 0.48±0.03 21 4.356±0.621* 29.27±5.44** 360.8±28.7** 0.49±0.02** 28 4.768±0.883** 22.47±4.26** 318.3±36.1* 0.52±0.03** 35 5.348±0.043** 22.86±4.35** 306.2±19.3** 0.55±0.03** *P<0.05,**P<0.01,vs fresh blood group(1 d)
(二)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变化:表1所示,随血液贮存时间的延长,21 d后,红细胞膜荧光偏振度逐渐明显增大(P<0.01),即膜的流动性逐渐降低。
讨论
全血保存过程中,红细胞膜脂质中的多价不饱和脂肪酸易受自由基攻击而氧化破坏,产生脂类氢过氧化物,其主要分解产物是丙二醛[4]。MDA还可与含有游离氨基酸的蛋白质、磷脂酰乙醇胺等形成Schiff硷,使分子间发生交联,增加膜的钢性,降低膜的流动性,还可使蛋白质变性,酶失活,膜通透性发生改变,膜结构及功能受损[5,6]。 SOD为红细胞内主要的抗氧化酶,能清除氧自由基,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血浆AOA为血浆中酶类和非酶类抗氧化物质对抗过氧化反应能力的总和。 随着血液贮存时间的延长,7 d后血浆MDA含量增加(P<0.05,P<0.01),SOD活性逐渐降低(P<0.05,P<0.01),AOA逐渐降低(P<0.05,P<0.01);21 d后,红细胞膜荧光偏振度增高(P<0.01)。表明随保存时间的延长保存血中氧自由基逐渐增多,抗氧化物质逐渐消耗,红细胞膜脂质氧化损伤逐渐加重,膜脂受到氧化攻击后降解破坏造成磷脂的丢失,膜组级发生改变,破坏了膜结构的完整性,红细胞膜脂质流动性下降,红细胞变形性降低,易被吞噬破坏[7]。 综上所述,全血贮存过程中,红细胞的氧化损伤是由于红细胞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血中抗氧化剂消耗和抗氧化系统障碍的结果。提示在贮存液中加入抗氧化剂将会拮抗自由基对红细胞的氧化损伤,改善血液的保存质量,提高红细胞输注后的存活率。
作者单位:张建华 和庆余 赵锦程 王淑香 张光辉 王淑秋 邢凤有 佳木斯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佳木斯 154003)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尼可地尔降低血管平滑肌细胞内ATP诱导的游离钙浓度 下一个医学论文: 大鼠全身辐射损伤后小肠吸收功能变化的研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