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激对免疫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
邵 枫 林文娟
[摘要]回顾了近年来有关应激对免疫作用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条件下的应激刺激对人体和动物产生不同的免疫调节作用。其主要的作用机制包括: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交感神经系统,胆碱能系统,各种激素、神经肽类和细胞因子等,但不同应激源是否激发不同的作用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应激,免疫,心理神经内分泌 分类号:β845
应激是机体对作用于自身要求的一种非特异性应答,它是机体保证生存最重要、最复杂的反应,涉及神经内分泌系统和许多其它器官。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应激可影响免疫功能,并与临床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故应激一直是心理神经免疫学的焦点。
1 应激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人类应激实验检测了在多种应激源条件下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发现应激能使免疫功能发生抑制,这包括:淋巴细胞有丝分裂原反应下降;淋巴细胞细胞毒性降低;干扰素产生减少;吞噬作用降低;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减低;辅助性T细胞(TH)和抑制性T细胞(TS)细胞百分数及比率降低;唾液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降低。临床研究证实,应激性生活事件与癌症复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相关。 啮齿动物研究表明,在各种物理或社会应激源作用下,免疫功能分别发生以下一系列抑制性改变:胸腺退化;白细胞数目下降;淋巴细胞有丝分裂原反应降低;抗原刺激下淋巴细胞增殖反应降低;淋巴细胞细胞毒性减低;干扰素产生减少;巨噬细胞活性下降;NK细胞活性下降;迟发型超敏反应减低;同种移植排斥反应延迟;白介素-2(IL-2)产生减少[1] 。 以上资料表明,应激对免疫系统以抑制作用为主,但亦有免疫增强的报道。例如Wood 等报道抗原免疫后大鼠单独一次足电击可增强其细胞和体液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2] 。还有报道指出长期暴露于应激状态可增强抗肿瘤作用。尽管有上述免疫增强报道存在,但由于数量较少,我们对此应抱以谨慎态度。
2 应激对免疫功能作用的机制
目前公认的应激对免疫系统作用的机制包括: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自主神经系统(交感和副交感);其它激素、肽类物质和细胞因子。 2.1 HPA轴 HPA轴参与应激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在于应激性刺激激活下丘脑,下丘脑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CRF作用于垂体使之产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ACTH可激活肾上腺皮质,最终使之分泌糖皮质激素,而糖皮质激素又可反馈于HPA轴各水平。近年来研究表明除糖皮质激素以外,CRF和ACTH亦参与应激的免疫调节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作用已被广为接受。传统认为糖皮质激素可使淋巴细胞数目减少,使单核吞噬细胞功能降低。而近年来研究资料亦指出糖皮质激素能调节成熟胸腺细胞上副交感神经和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上肾上腺能受体的表达,且糖皮质激素还可影响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儿茶酚胺从神经末梢释放的活性亦受到糖皮质激素的负性调节。正由于糖皮质激素与免疫系统的关系如此密切,故应激中糖皮质激素的升高是其引起免疫抑制作用的一个重要机制。 尽管应激对免疫应答和疾病的作用不能简单地用应激所致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升高来解释,但应激引起的糖皮质激素变化确实影响了许多免疫反应,且这种改变对疾病过程具有重要作用。一些研究者观察到血淋巴细胞的有丝分裂原反应降低与源于各种应激环境下糖皮质激素水平相关,且肾上腺切除术可阻断一些应激性条件的免疫抑制作用,而β -肾上腺能受体化学阻滞则无此作用[1]。另一个易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影响的免疫参数是淋巴细胞在各种间隙内的运输。Keller等发现循环血液中淋巴细胞数目依赖于血浆糖皮质激素水平[3]。Doββs的研究亦证明应激引起的糖皮质激素增高是阻止细胞进入淋巴结的原因[4]。这些均提示应激似乎通过使糖皮质激素升高来阻止适当的淋巴细胞迁移从而发挥作用。 垂体分泌的ACTH除刺激肾上腺皮质使之分泌糖皮质激素以外,还对某些免疫功能发挥直接作用,包括抑制抗体生成和降低β细胞功能,但其作用并不显著。免疫细胞亦能产生ACTH,它反过来可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CNS),进一步调节免疫应答。 应激所激活的脑区的一个主要内容是CRF类神经核团,CRF可对免疫细胞发挥许多作用,包括刺激β细胞增生,激活NK细胞活性及增加IL-1、IL-2和IL-6的产生[5] 。 以上资料证实了HPA轴参与了应激[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注意中的返回抑制 下一个医学论文: 粉防己碱对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