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胎儿心理研究进展 |
|
舌等方面有显著差异。施乐组婴儿听到音乐后,四处寻找声源,四肢活动明显,控制组无此反应。 以上这些研究结果充分说明了,胎儿就已经具有了基本的听力,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对声音的感知能力。
1.3 味、嗅、触觉 60―70年代国外心理学家在这个问题上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特别是对味觉、嗅觉和触觉的最初发生作了大胆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布拉德利和斯蒂恩研究证实,13―15周的胎儿味觉已初步发育成熟,能发挥作用。现代研究也表明,味觉感受器是在胚胎 3个月时开始发育的,到6个月时形成,出生时已发育得相当完好。胎儿生活在一个相当复杂且成分经常变化的化学环境里,胎儿9.5周时已能张开嘴,舌部也开始运动,随后还会产生明显的吞咽行为,胎儿味觉已初步成熟,胎儿最迟从4个月开始已能感受到足够的味觉刺激,而这有利于味觉的发展。 有人认为,胎儿30天时头部中线两侧椭圆形厚组织区域以及鼻基极迅速生发出富含感知神经细胞的嗅上皮。第7周时胎儿的嗅上皮已固定到鼻腔的最上部,其中的嗅细胞已经和嗅球及大脑皮层的嗅觉功能区建立了联系。6个月时随着胎儿鼻孔的洞开,羊水可以明显地进入鼻腔并给嗅上皮中的嗅细胞带来一些刺激。到7―8个月时,胎儿的嗅觉感受器已相当成熟了。至于这时期的嗅觉神经通路是否已发挥了作用,目前还尚难对人类胎儿进行实验研究[5]。法布曼和格斯兰对胎鼠的研究结果对上述问题给予了肯定的答复。佩德森等人对妊娠只有22天的鼠类进行了研究后也发现胎鼠在第21天时已有明显的伴随性嗅球内神经细胞活动。其他一系列鼠类行为研究结果也都表明,胎儿期嗅觉经验会影响出生后的行为;胎鼠在出生前2天已能建立嗅觉条件反射。 近期的许多研究都发现,触觉的最早表现也是在胎儿期。胎儿在第49天时就已经具有初步的触觉反应[6]。对人工流产胎儿的研究发现,2个月的胎儿即可对细发尖的刺激产生反应活动。胎龄4―5个月时,触及胎儿的上唇或舌头,就会产生嘴的开闭活动,好像是在吸吮。用胎儿镜进行研究还发现,如果用一根小棍触碰胎儿的手心,他的手会握紧手指,碰到他的脚底则会引起趾动或膝、髋屈曲[7]。总之,国内外有关实验报告均表明胎儿在4―5个月时已初步建立了触觉反应。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自传记忆的出现及早期发展 下一个医学论文: 关于中国古代的人贵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