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自传记忆的出现及早期发展

)的研究发现:⑴如果创伤经历发生在28个月以前,言语报告要比非言语报告的准确性低;⑵单一的、简短的创伤经历倾向于言语报告;⑶无论事件发生的年龄,记忆的行为线索是比较准确的[8]。
  当3岁儿童具有了言语表达能力,能够说出自我相关的经历时,传统的观点才认为这时的记忆具有自传记忆的性质。但是,如果这种记忆是以非口头或局限于单字词的方式来表示对事件的再认或回忆,这时儿童的反应往往被看作是由环境引发的条件反射。近来,研究者试图建立某种标准来区分简单记忆和特定事件记忆的非口头方法。Meltzoff 和Bauer认为延迟和诱发模仿反映了“非口头情景”(nonverbal episodic-like)和描述记忆(declarative memory)系统,是在记忆表征的基础上所产生的行为反应,而且这种方法类似于言语报告中的口头线索回忆[9]。大量的研究也一致认为延迟和诱发模仿除了口头报告以外具有描述记忆的所有标准。
  2―3岁前儿童的神经生理发展的研究表明,虽然儿童的神经系统还不成熟,但是知觉、学习和记忆所必需的基本的神经结构已经存在并发挥作用,表现为此时的儿童可以将信息在记忆中保持几天、甚至几月。看来,在神经系统的发展过程中不可能有一个突变的过程而使记忆中储存的信息突然消失, 婴儿遗忘症根源似乎不是神经生理发展的局限,而是认知功能发展的结果。

1.2 “认知的自我”的出现
  作为存储有关自我信息的自传记忆,具有自我特征的知识系统就成为自传记忆的存在的重要标准。没有一个独立自我的确认,个体经理就没有组织的参照点,也就不可能产生自传记忆。在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中,“认知的自我”产生之前、儿童虽然可以进行学习和记忆,但是这些经历都不可能组织成为与“我”相关的信息,而只能作为片断的、不完整的一般学习经验存储在记忆中。因此Howe和Courage[4]认为在2岁末以视觉自我再认为标志的“认知的自我”的出现是自传记忆产生的基础,“认知的自我”的出现与广泛研究的婴儿遗忘症消失和自传记忆出现的时间相当,虽然Howe和Courage承认这种假设缺乏经验研究,但这种时间上的一致性并不是简单地巧合。同样,对于特殊儿童(聋、哑儿童)的研究发现,特殊儿童的自传记忆的出现与年龄无关,但与“认知的自我”的出现年龄确存在密切的相关。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海洛因依赖者记忆功能的对照研究
    巴戟素对衰老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力的改善
    精神分裂症病人归因与记忆的研究
    胃镜直视下置放记忆合金支架治疗食管狭
    记忆障碍的测量方法
    巧用心理学知识有效记忆英语词汇
    27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记忆功能测评
    LTP和记忆相关性研究新进展
    当前记忆错觉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
    前额叶在记忆中的作用  脑功能成像研究
    饲料锌过量对幼鼠脑发育及学习记忆的影
    高频电磁辐射对记忆能力的影响
    镍钛合金记忆支架置入术后饮食护理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