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个性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的新进展

研究表明,个性的自我评定同他人评定很不一致,且自我评定与他人评定间的相关比多个他人评定间的相关更低 [5]。原因可能在于,自我评定者往往从工作、家庭生活甚至娱乐的各个层面去分析自己,而他人(尤其是上级或同事)的评定更多地基于工作中的观察,因此比自我评定更能预测工作绩效。鉴于他人评定也要受到某些因素(如熟悉度、偏见)的影响,研究者开始倾向于采用多评估者和多层次评价方法[2,5],同时还建议结合使用其它的研究手段,如行为观察、心理生理测量、个性发展纵向研究、面谈以及特定于具体情景的个性差异研究等[3]。

2 个性指标的预测力与人员选拔
  自从“大五”个性模型建立以来, 研究者的兴趣主要集中在从人-职匹配的角度探讨最能预测某些工作业绩的关键个性特征,开发人员选拔的测量工具。一系列研究及元分析表明,责任意识和情绪稳定性对几乎所有职业都有较好的预测力,外向是预测交际型职业(如销售人员)绩效的敏感指标,而对其它指标的预测力尚存争论。从现有文献看,关于个性预测力的研究仍局限于少数几个指标,尤其对非“大五”的其它因素的预测效果研究不多。同时,研究所涉及的职业种类不多且过于典型化,也没有进一步探讨职业内的差异与工作绩效问题。比如,有研究发现外向能预测警察和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如果将警察和管理人员按刑警与交警、内勤管理与外勤管理划分,或许有一定差异。
  未来有关个性对工作绩效预测力的研究还应注意几个问题:① 在某个个性因素内,哪些指标在绩效预测中可能是关键成份。比如,责任意识对绩效具有较高的预测力,但它所包含的6个子维度如成就倾向、耐受性等 [8],对特定职业的绩效的预测程度也许有差异。这类研究的价值在于,能更加深入地分析与工作绩效有关的个性成份,为人员选拔测量提供更加具体和特定于职务要求的操作指标。② 在多重预测指标中,个性对于绩效的预测效果。人事评价与选拔并不将个性作为唯一的预测指标,而是需要综合考查个性、能力倾向、文化价值观和组织承诺等诸多方面。在有多个预测指标的情况下,个性的预测程度是提高还是降低,个性成分在人事评价与选拔的测量中占多大权重,至今尚无系统的研究报告。③ 有预测力的个性因素在人员选拔中的应用问题。现有的研究只证实了个性因素与工作绩效的高相关,并不意味着个性因素必然决定工作绩效。一些组织情景因素将会影响个性与绩效的关联。比如,外向对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的工作绩效有预测力,但这并不表示在人员选拔中尽可能多地选用性格外向的人。有研究发现,在群体工作情景下,外向特征与工作绩效成倒“U”关系,即群体成员中性格外向者太少或太多都不利于群体工作绩效,只有当群体中有20—40%的人性格外向时,群体绩效较好。从某种意义上讲,性格外向者的增加只是有助于群体内的言语交流,却不一定增加工作绩效。因为性格外向的人往往具有较强的支配欲望,这类人越多,冲突发生的可能性也越大 [9]。④ 将个性预测力问题置于人―职―组织匹配的框架下研究。过去有关个性与工作绩效关系的研究只反映了人―职匹配的某些方面,新的研究动向则把个性问题放在具体的组织情景下讨论。研究的总思路是将个体的目标、价值观、需要、兴趣和个性特征与具体的职务要求以及组织的文化、结构、工资制度和价值观等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分析,找出匹配的成份。例如,Judge和Cable 研究了个性与组织匹配的问题。他们测量了求职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对组织文化的偏好倾向,数月后了解被试是否被相应的公司聘用,结果发现个性特征和组织文化偏好有相关[2]。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男性服刑罪犯的个性特征研究
    萌发中花生胚轴的耐干性与热稳定蛋白
    铅的神经细胞发育毒性与谷胱甘肽水平的
    MUC6基因的一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胃癌没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左
    中国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付氧酶基因多态
    端粒酶活性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程关系
    氨酰心安替代心得安试验鉴别功能性与器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压力反射敏感性与血压
    C反应蛋白及其多态性与冠心病
    血小板膜GP b 基因多态性与血栓性疾病
    肿瘤坏死因子   G252A C804A基因多态性
    人凝血因子 基因多态性与血栓性疾病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