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声调的脑机能偏侧化研究

达研究易出现:⑴刺激呈现的视角不统一,而视角的大小直接影响结果;⑵刺激呈现的时间不统一;⑶视线的固定相当困难。双耳分听刺激的选择和控制较复杂,对仪器和实验环境的要求颇高,实验重复性差。对听刺激源比较试验,在辅元结构和辅元结构的音节时双耳分听技术检测出右耳优势,稳定的单元音双耳优势不明显,元音加上噪音或元音时长缩短,右耳优势明显[1]。由于许多实验条件不统一,影响因素多,干扰大,使实验结果欠可靠,缺乏说服力。
  王乃怡进行了两耳分听歌曲时大脑两半球功能的非对称性研究,他认为两耳旋律相同而歌词不同或歌词与旋律都不同时,被试表现出右耳或左侧大脑半球的优势,歌词与旋律相比,歌词占主导地位。两耳歌词相同而旋律不同时,对旋律的识别,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策略,既表现左侧大脑半球对言语识别的功能,也显示出右侧大脑半球对音乐旋律知觉的功能,从而表现为两侧大脑半球反应的平衡[10]。

3 声调的病理偏侧化研究
  声调病理偏侧化研究主要通过对单病灶脑损害患者的声调表达和理解特点与其病变的关系进行研究。Packard描述了汉语普通话失语患者非流利的声调表达,指出左侧半球损害导致声调障碍[11]。Eng报道了五例粤语台山话(八种调值)和英语双语者的左半球病变。根据波示顿诊断性失语检查(BDAE),台山话表现为Broca s失语,声调语言台山话的理解明显差于非声调语言英语,且理解障碍多出现于声调语言中的转折调,推测左半球病变导致对声调基频变化分析理解的障碍[12]。Gandour在研究单侧脑损害的泰语声调时,发现左半球损害、非流利型失语病人的声调表达不流畅,声调理解缓慢。声学对照分析发现,年轻成人正常组、年老成人正常组,右半球病灶组、左半球流利型失语组、左半球非流利型失语组,各组之间Fo曲线拱度基本相似,均有可比性(除一例非流利型失语症病人外)[13]。该作者在1993年研究泰语复合名词的前字调时,发现左、右半球损害病人的前字调变化与正常人无差异[14]。1994年发现泰语传导性失语病人的声调值准确,时长正常,声调得到很好的保留[15]。Gandour认为:单侧半球损害的失语症患者不影响泰语声调,泰语的声调并不表现左侧优势,而是两半球的均势。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遗传性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的CAG三核苷
    电针刺激视觉相关穴位光明穴的脑BOLDf
    250例热性惊厥儿童的脑电图分析
    依托咪酯乳剂在老年人诱导麻醉中的脑电
    从 伤寒论 方证看心理失调的中医学诊治
    从一例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中同时分离出
    颅脑手术病人术中亚低温的脑保护作用
    多模式方法诊断  一种新的脑中风后抑郁
    重症急性胰腺炎不同营养支持对肠道菌群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