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接触二硫化碳人群肾上腺皮质功能监测研究

gical effects reflecting adrenocortical function, and detection for urine cortisol and its metabolite is more practicable because of its non-traumatic features.
  【Key words】 Carbon disulfide  Adrenal cortex hormone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二硫化碳(CS2)是大量应用于化学纤维及玻璃纸生产过程的有机溶剂。有报道CS2导致工人尿17-酮甾类、17-羟皮质类固醇的排泄减少。我们通过定时1次生物材料采集法,收集1组长期接触不同浓度CS2工人的血液、唾液和尿液,研究其唾液、血和尿中具生物活性的游离皮质醇水平变化及尿中代 谢产物的排泄水平,比较研究不同生物材料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监测价值。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择某厂65名连续接触CS2超过2年的工人作为接触组,年龄21~56岁(平均36.0岁),接触CS2工龄2~25年(平均13.6年)。选择67名商业机关工作人员组成对照组,均无CS2及其他有机溶剂接触史。全部研究对象均排除孕妇、高血压、心脏病、神经系统疾病、住院病人及酗酒者。
  2.CS2浓度资料:按工人分布工作岗位分成11个区域,收集这些岗位的23个监测点从1990年4月~1995年4月的环境监测数据共682个,计算平均浓度。CS2监测约每月1次,测定方法为二乙铜胺复合物比色法。
  3.研究指标及方法:检测指标所需生物材料(血清、唾液、尿液)均于休息日后第一个工作日上午8~9时收集。① 血总皮质醇:125Ⅰ放射免疫分析法(北京北方免疫试剂研究所试剂盒,RK-8607)。② 唾液皮质醇:唾液收集前先用清水漱口3次,留取唾液,用二氯乙烷抽提,氮气吹干后用125Ⅰ放免分析法 测定。每样品管测定双管取平均值。③ 尿游离皮质醇、可的松(17羟-11-脱氧皮质酮):采用本室建立的HPLC法进行测定[1],尿液用二氯甲烷∶异丙醇=10∶1进行抽提,流动相为0.1 mol/L磷酸缓冲液∶甲醇(55∶45),分析系统包括Nova-Pak C18分析柱(ID 4.0 mm×150 mm,5 μm)、510高压移液泵、486紫外检测器和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结果采用尿肌酐浓度加以校正,以μg/g肌酐表示。④ 尿17-酮类固醇(17-KS):临床化学比色法检测,结果用肌酐校正,以μg/g肌酐表示。⑤ 尿肌酐:选用意大利试剂盒,735BIP分光光度计以速率法进行检测。⑥ 血游离皮质醇含量:按唾液皮质醇与血浆游离皮质醇浓度的换算公式:血游离皮质醇=(唾液皮质醇+0.118)/0.678估算出血浆游离皮质醇的含量。
  4.统计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正态性检验、t检验、F检验及不同参数间的相关回归分析。

结果

  1.空气中CS2浓度:过去5年生产环境定点监测的结果表明,低暴露组工人接触二硫化碳的几何平均浓度为24.46 mg/m3,范围8.47~56.69 mg/m3;高暴露组工人的几何平均浓度42.84 mg/m3,范围23.88~130.97 mg/m3,均超过国家标准(10 mg/m3)。对照组监测点未测出CS2。
  2.不同生物材料效应指标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低暴露组和高暴露组工人的唾液皮质醇和血总皮质醇水平均呈现有意义的降低,且表现出随接触浓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但在两个暴露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游离皮质醇含量根据换算公式求出,代表有生物活性的激素水平(表1)。表2结果显示CS2接触组尿中游离皮质醇、可的松及17-KS均比对照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性 ,并呈现一定的剂量反应的趋势,但两个暴露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锥状点式接触钢板的研制与临床应用初步
    锥状点式接触钢板内固定对局部皮质骨微
    接触式激光刀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
    接触式激光刀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
    探讨浅静脉留置针留置引起接触性皮炎的
    经尿道接触式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216例
    郎格汉斯细胞与接触超敏反应
    二硫化碳作业工人心电图异常观察
    职业性铝接触对作业工人心理及行为功能
    PRK术后配戴角膜接触镜的护理
    职业接触脒类农药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结果的影响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治疗长骨干骨折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