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猴松果体分泌物释放入脑脊液主要途径的结构基础电镜研究 |
|
l intercellular canaliculus-perivascular space-epithelial openings made up the structural foundation of the chief channel for secretions of pineal body releasing into CSF.By the tissue channel,pineal secretions is rather easily released directly into CSF than into blood fluid. Key words:Pineal body; Intercellular canaliculus; Perivascular space; Epithelial openings; EM; Japanese monkey▲
哺乳动物的松果体,为脑内重要的神经内分泌器官[1]。目前,关于松果体的分泌物(如褪黑素melatonin)是如何到达其作用部位的,即松果体分泌物是先被释放入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然后再到血液;还是先被释放入血液,然后再到CSF,一直存有争议[2]。 对人和牛的血液与CSF中褪黑素的浓度分析表明,其在CSF中的浓度通常为血液中的5~25倍[3,4]。这种浓度差提示,褪黑素可能直接被释放入CSF,但是仍缺乏形态学方面的支持。鉴于灵长类动物的松果体,其位置、形态以及与邻近脑区的解剖关系和人的相似[5]。我们采用常规及细胞消蚀法制备电镜样品,用扫描和透射电镜(scanning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SEM/TEM)观察了成年日本猴松果体的组织构筑特征,为松果体分泌物直接释放入CSF主要途径的结构基础提供了形态学证据。
材料和方法
1.实验动物和取材 6只成年雄性日本猴(体重4~6kg,日本大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用于本实验。动物喂养于自然光照条件下,并自由饮食。所用动物均在苯巴比妥钠(35mg/kg,b.w.)腹腔注射深麻醉下,双侧颈总动脉插管,颈内静脉剪开放血,用微型灌注泵注入生理盐水冲洗脑血管,冲洗无血后注入含2%多聚甲醛和2.5%戊二醛的0.1mol/L臭砷酸盐缓冲混合固定液(pH7.4)。灌注固定后取脑,浸于同样固定液中24h以上。取松果体制作SEM/TEM样品。 2.SEM样品制备和观察 为SEM观察松果体的结缔组织,2个松果体标本经正中矢状切开,浸于10%NaOH水溶液中,在室温下化学消蚀1周。2个松果体标本不做处理为其被囊表面的观察。经过和未经NaOH处理的标本,经0.1mol/L臭砷酸盐缓冲液充分浸洗后,在2%单宁酸和1%锇酸溶液中电子染色和后固定各2h。然后经梯度酒精脱水,丁醇冻结干燥,JUC-5000镀膜仪镀金6.5min,日立S-800型SEM观察,加速电压为15kV。 3.TEM样品制备和观察 在醛类混合固定液中固定的2个松果体被切成小块标本,含松果体实质及其被囊的小组织块,经0.1mol/L臭砷酸盐缓冲液充分浸洗,先后移入2%单宁酸溶液和1%锇酸溶液中电子染色和后固定各2h。梯度酒精脱水后,Epon-812树酯包埋。半薄切片用甲苯胺蓝染色,Olympus显微镜观察确定组织块含松果体实质及其被囊。修切组织块的大小以适于超薄切片。用RNU-超薄切片机做的超薄切片载于200目铜网上,醋酸铀和枸橼酸铅染色后,JEM-100CX型TEM观察,加速电压为80kV。
结 果
日本猴的松果体与第三脑室和蛛网膜下隙的解剖位置关系是:通过很小的松果体隐窝与第三脑室CSF接触;松果体的绝大部分浸泡于蛛网膜下隙的CSF中。松果体囊表面的SEM观察表明,单层扁平上皮细胞组成了囊的上皮,许多上皮孔(直径1~5μm)存在于上皮细胞和细胞之间,透过上皮孔可清楚地见到上皮下的胶原纤维束(图1)。经NaOH消蚀处理的松果体断面标本的SEM观察显示,松果体的细胞成分被完全消蚀掉,只有结缔组织的胶原纤维完好保存并维持其原有构筑形态。含松果体血管的结缔组织的胶原纤维,从被囊伸入松果体形成小叶间隔,分隔松果体为大小不等的实质小叶(图2),并构成一立体的胶原纤维网。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奥替普拉和反义GST 下一个医学论文: 伽玛刀不同剂量照射正常大鼠一侧尾壳核后延髓内Fos蛋白的表达及变化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