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原地区军团菌感染流行特征的研究 |
|
> 【Key words】 Epidemiology Legionella infection
我国1983年发现第一例军团菌病病人并开展研究工作,以后的报道多集中于病原学、临床病例分析等,有关该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较少。作者对医院病人(包括成人和儿童)及不同健康人群的感染情况进行了研究,基本明确了本地区病人和健康人群的感染频度、分布特点、菌型分布特征等,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收集2所厂矿医院、1所省级医院门诊和病房的呼吸道及部分非呼吸道感染病人138例,以及1所省级医院1年间住院患儿372例。同时收集学院学生、报社职工、招待所职工、电建职工、煤矿工人、郊区村民及城郊区儿童共830例作健康对照,按调查表项目收集流行病学资料,采集血标本,分离血清置-30℃冰箱保存待检。 二、研究方法 1. 血清军团菌抗体检测 : 用ELISA法对门诊及住院病人进行血清军团菌IgM抗体检测(双份血清同时进行IgG抗体的检测),对健康人群进行军团菌IgG抗体检测,抗原制备菌株包括军团菌9种15型,菌株由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提供,两种抗原(超声波及EDTA制备抗原)的制备方法见文献[1]。 2.血清学诊断标准:采用串联试验的方法,当两种抗原检测抗体均达阳性界值判为该血清军团菌抗体阳性[1];凡有急性感染的临床表现,而无其他原因可解释,且军团菌有1型阳性者,诊为急性军团菌感染;仅IgM抗体阳性而无急性感染表现的,判为近期感染;若仅IgG抗体阳性为既往感染。
结果
一、不同人群军团菌感染情况(表1) 成人患者军团菌IgM抗体阳性率高于患儿,OR值1.53,但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χ2=2.58, P>0.05)。双份成人患者血清中,4例双份血清军团菌IgG抗体呈≥4倍增加,另2例为病后13天及17天就诊,血清军团菌IgG抗体滴度分别为1∶640和1∶1 280阳性,其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与第一份相同。健康人群军团菌IgG抗体阳性率依次为煤矿工人、郊区村民、招待所职工、电建工人、报社职工、学院学生、郊区儿童及城区儿童。健康人群6种职业军团菌抗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χ2= 5.32, P>0.05),但煤矿职工与学院学生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χ2= 4.03,P<0.05),城乡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太原市不同人群军团菌感染情况
调查对象 检测指标 检测数 阳性数 阳性率(%) 患者 成人 IgM 138 24 17.4 儿童 IgM 372 49 13.2 健康人群 学院学生 IgG 105 25 23.8 报社职工 IgG 58 15 25.9 招待所职工 IgG 14 4 28.6 电建工人 IgG 142 39 27.5 煤矿工人 IgG 98 36 36.7 郊区农民 IgG 194 62 32.0 郊区儿童 IgG 135 21 15.6 城区儿童 IgG 84 8 9.5
二、不同病种军团菌感染情况及分布特点 138例成人患者和372例患儿不同病种军团菌急性感染率(含9例近期感染)见表2。成人军团菌感染者的年龄中位数为40.80,高发年龄在30~50岁之间,男女性阳性率(15.2%,26.1%)差异无显著性(χ2=2.37,P>0.05)。职业以学生(33.3%)和工人(20.3%)较多见,干部、农民、家庭妇女低于前者。发病时间以7~9月份居多(25.9%)。城乡住院者感染率(17.7%,14.3%)差异无显著性(χ2=0.14,P>0.05)。患儿军团菌感染者年龄中位数6.86,0岁组感染率为1.9%,逐渐上升至12~14岁的25.0%。两性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χ2=5.62,P<0.05),感染者与非感染者母亲职业、文化程度差异无显著性。发病高峰在7~9月(31.4%),4~6月最低(5.6%)。城市儿童感染率低于乡村,但差异无显著性(χ2=2.12,P>0.05)。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广西应用原代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效果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国产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九年效果评价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