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应用原代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效果研究 |
|
深圳卫武光明生物制品厂检定免疫血清抗体。小鼠中和试验以抗体1∶20为最低有效保护水平[1]。
结果
1.年发病趋势与大幅度增加疫苗用量的关系:16年来对狂犬病暴露人群逐年增加疫苗用量,由1982年10万人份逐年增加到1995年的50万人份,随着疫苗应用数量的增加,广西的狂犬病疫情大幅度下降。1992年狂犬病发病率下降到0.1/10万,到1995年发病降至最低水平0.04/10万,同全国情况一致(表1)。
表1 1980~1995年广西、全国狂犬病疫情趋势 与疫苗用量的情况
年份 广 西 全 国 发病数 发病率 (1/10万) 疫苗数 (万人份) 发病数 疫苗数 (万人份) 1980 639 1.86 3.6 6 692 1981 887 2.46 7.0 7 028 1982 839 2.28 10.0 6 086 1983 600 1.61 12.0 5 327 1984 755 2.08 12.0 6 018 1985 444 1.16 12.0 4 110 1986 620 1.32 18.0 4 331 1987 557 1.28 16.0 5 739 520 1988 370 0.91 20.0 4 838 530 1989 292 0.71 24.0 5 156 550 1990 167 0.33 24.0 3 520 540 1991 101 0.23 30.0 1 872 607 1992 52 0.10 35.0 1 034 559 1993 35 0.08 40.0 500 524 1994 28 0.05 50.0 302 550 1995 24 0.04 50.0 189 550
2.接种狂犬病疫苗对抗狂犬病免疫保护的重要作用早已为实践证明。广西1981年开始全面使用原代地鼠肾细胞人用狂犬病疫苗,有较好的预防效果,人间狂犬病发率明显下降。进一步调查广西玉林市和博白县狂犬病疫苗使用的现场效果,人用狂犬病疫苗使用后保护率为86.0%(表2)。 表2 未浓缩狂犬病疫苗保护率
地区 注射疫苗组* 未注射疫苗组 注射 人数 发病数 发病率 (%) 保护率 (%) 伤人数 发病数 发病率 (%) 玉林市 64 3 4.69 92.0 47 26 55.32 博白县 81 9 11.11 82.0 62 38 61.29 合 计 145 12 8.28 86.0 109 64 58.72
*未作局部伤口清洗与未用抗血清
3.建立犬伤门诊降低狂犬病暴露人群发病率:1987年起广西各县、市卫生防疫站与乡镇卫生院相继建立犬伤门诊,按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方法处理狂犬病暴露人群:清洗局部伤口、使用抗血清和接种疫苗。广西宜州市1985~1986年间未建立犬伤门诊,暴露人群得不到伤口局部处理,仅作免疫接种,接种率66%~71%,犬伤者的发病率高达5.9%~7.5%。1987年建立犬伤门诊后,每年伤口清洗处理率均在62.0%~89.2%之间,对部分严重咬伤者做抗血清伤口局部浸润与肌肉注射,疫苗接种率提高到1990年的83%,狂犬病发病率连年下降。由表3可见只有在伤口处理率和疫苗接种率都提高的情况下,狂犬病发病率才逐年减少。
表3 广西宜州市犬伤后伤口处理、疫苗接种 与狂犬病发病率的关系
年份 犬伤 人数 处理伤口 人数(%) 接种疫苗 人数(%) 发 病 人数(‰) 1985 3 228 - - 2 120(66.0) 19(5.89) 1986 2 918 - - 2 072(71.0) 22(7.54)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我国部分省市区鼠伤寒沙门菌的质粒谱分型及其分布 下一个医学论文: 太原地区军团菌感染流行特征的研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