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调查及快速检验方法的比较


余淑冰1 梁景涛1 周强忠1 孔繁钧1 陈庆韶1 李婉霞2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能引起人畜共患病,致病性强,临床病死率高达30%~70%。目前,国际上对其研究非常重视,已将其列为90年代食品四大致病菌(致病性大肠菌、肉毒梭菌、亲水气单胞菌和LM)之一。我国在LM研究及检验起步较晚,经验较少,1994年才颁布该菌的标准检验方法。为了解食品中LM的污染状况,开展应用快速检验方法,作者于1996年5月至1997年4月对佛山地区的市场销售点,抽取6类不同的食品共309份,作为LM污染调查对象,同时根据现有的检验方法,探索出一种快速可行的检验方法,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样本来源:选取佛山市区5个肉菜市场的各个肉档、鱼档、烧腊档、菜农等6类食品,每类食品50份以上。其中乳和水产品分别由水牛奶厂和水产加工场提供。6类食品具体包括有:①生肉类:猪肉、猪肉馅、鸡肉、牛肉、羊肉。②熟肉制品:猪肉、猪肉肠、鸡肉、牛肉。③乳类:生牛奶、消毒牛奶。④乳制品:冰淇淋、奶酪、酸奶、果奶。⑤蔬菜:黄瓜、香菜(去根)、菠菜(去根)、菜花(指花菜)、莲藕。⑥水产品:鱼、虾。
  2.标准菌株:LM(54004和54007)、金黄色葡萄球菌、马红球菌(R.equi)由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提供。
  3.培养基和试剂:本实验室配制,并以有关阳性菌株进行质量控制。
  4.试验动物:采用广东省卫生厅医用实验动物所饲养的瑞士小白鼠,选取体重在16~18 g之间作试验用。
  5.试剂盒:由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使用时按说明书进行。
  6.方法:按国标食品卫生检验方法GB4789.30-94进行。
  二、结果
  1.6类食品检测情况:在受检的6类食品共309份中,检出阳性菌株16份(已由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鉴定),总污染率为5.18%(16/309),其中在生肉、熟肉制品、生牛奶和水产品中均检出LM。采用LB法检出率为62.5%(10/16),EB法检出率为37.5%(6/16),LB法明显高于EB法,见表1。
  

表1 六类食品LM检出情况


类别 检测
份数 阳性份数 两法检出
EB法 污染率
(%) LB法 污染率
(%) 份数 污染率
(%)
生肉 50 2 5.88
2 5.88
4 8.00

熟肉制品 52 2 8.33 4 16.67 6 11.54
乳 57 2 4.17 0 0 2 3.51
乳制品 50 0 0 0 0 0 0
蔬菜 50 0 0 0 0 0 0
水产品 50 0 0 4 18.18 4 8.00


  2.国标法分离鉴定结果:在检出的阳性菌株16份中,其中熟肉制品和生牛奶各2份为LM,其余的冻虾肉、生肉和熟肉制品各4份为英诺克李斯特菌(LI)。
  3.API法鉴定结果情况:对检出的阳性菌株16份进行3次试验,结果4份为LM,查手册编码6510,12份为LI,查手册编码7510,见表2。

  

表2 API法对16株阳性菌检测情况


菌名 DIM ESC αMAN DARL XYL RHA MDG RIB GIP TAG 手册编码
LM(4份) - + + + - + + - - - 6510
LI(12份) + + + + - + + - - - 7510

  4.国标法与API法的比较:两法在获得可疑菌落时,国标法作确证试验仍需3~14天,而且部分试验,如cAMP试验、溶血试验、小鼠毒力试验,要做得好难度较大,而API法仅需1天,无需什么设备,易掌握。两法检出的LM 4份均属同样的样品编号,LI 12份也属同样的样品编号,两法相符率100%。
  三、讨论
  1.样品的代表性与污染分析:此次调查6类食品309份,样品来源较广泛。产地有广州、深圳、中山、佛山等地,基本反映了我省这部分地区食品中LM的污染状况,总污染率为5.18%,主要检出的食品有生肉(8%)、生牛奶(3.51%)、熟肉制品(11.54%)和水产品(8%),尤其熟肉制品阳性率高达11.54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脓毒血症病人多形核粒细胞变形性的观察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肾细胞
    内毒素诱导的肝细胞及枯否细胞凋亡与肝
    纤维粘连蛋白对膀胱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
    衰老真皮成纤维细胞胶原基因调控研究
    应用自体静脉做动脉重建时血管内皮细胞
    兔关节软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免疫
    咪唑安定及异丙酚对大鼠心肌细胞电生理
    布洛芬对创伤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左旋咪唑对氯胺酮麻醉家兔红细胞免疫功
    一氧化氮对肺泡巨噬细胞致炎效应的调节
    CD150在成人乙型肝炎疫苗无应答者体外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