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一种新的共刺激信号CD137在人T细胞及其亚群中的表达特点

司,APAAP试剂盒购自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PHA为Sigma公司产品。流式细胞仪为Becton Dickinson产品。
1.2 方法
1.2.1 T细胞的分离纯化 从8例正常人取静脉血,肝素抗凝,按常规用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单个核细胞。然后经尼龙棉柱过滤法纯化T细胞。
1.2.2 T淋巴细胞的活化 将分离的T细胞用RPMI-1640培养液(含10%小牛血清,100 U/ml青霉素,100 mg/ml链霉素)稀释成1×106个/ml。按100 μl/孔的量加入96孔培养板,实验孔每孔加50 μl PHA(终浓度100 μg/ml),对照组每孔加50 μl 1640培养液。37℃,5%CO2条件下培养,分别于24、48、72 h取出培养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和流式细胞仪检测。
1.2.3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APAAP法) 从96孔板刮取培养细胞放入Eppendorf管中,8 000 r/min,离心5 min,弃上清,细胞沉淀用生理盐水洗2遍。弃上清,沉淀用100 μl小牛血清悬浮,常规滴片,丙酮固定。然后依次加入CD137单抗(1∶400)、羊抗鼠IgG(1∶100)及APAAP复合物(1∶100),最后用坚固红显色,显微镜观察。
1.2.4 流式细胞术 将培养细胞收集于Eppendorf离心管中,每份标本分两管,每管细胞数不少于5×105,一管加10 μl CD137单抗(0.5 mg/ml)和FITC-CD4+单抗,另一管加CD137单抗和FITC-CD8+单抗,室温30 min,PBS洗3次,加100 μl FITC-羊抗鼠Ig(1∶50),室温30 min,PBS洗3次,用流式细胞仪测定。

2 结果
2.1 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 未经刺激的T淋巴细胞无CD137表达,经PHA刺激24 h后 CD137已开始表达,随时间的延长,表达率逐渐增加,24、48、72 h的表达率分别为(10.0±2.0)%、(13.0±2.0)%、(20.0±4.0)%(见表1)。CD137仅表达于细胞膜表面,细胞浆、细胞核无表达。

表1 CD137在T细胞上的表达(%)
Tab.1 Expression of CD137 on T cells(%)


Methods Resting T cells Activated T cells by PHA

24 h
48 h 72 h
Immunohistochemistry 0 10.0±2.0 13.0±2.0 20.0±4.0
Flow cytometry analysis 0.64±0.05 8.16±1.28% 12.39±2.15 21.61±4.30

2.2 流式细胞仪的检测结果 与免疫细胞化学的结果相吻合。PHA刺激后24、48、72 h的表达率分别为(8.16±1.28)%、(12.39±2.15)%、(21.61±4.30)%(见图1)。T细胞亚群分析显示CD4+细胞和CD8+T细胞上均有CD137表达(见表2),并发现在CD4+T细胞上的表达多于CD8+T细胞。



图1 CD137在T细胞上的表达(流式细胞术)
Fig.1 Expression of CD137on T cells(flow cytometry analysis)
Note:A.resting T cell(0.64±0.05)%;B~D activated T cells by PHA;B.24 h(8.16±1.28)%;C.48 h(12.39±2.15)%;D.72 h(21.61±4.30)%

表2 CD137在CD4+和CD8+T细胞亚群的表达(%)
Tab.2 Expression of CD137 on CD4+ and CD8+ T subsets(%)


PHA Stimulated time
(h) CD4+T cell CD8+T cell
Un-stimulated 0.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DNA测序证实的Wilson's病ATP7B基因第
    一例父源染色体有两种新生5p缺失的患者
    两种新发现的肝炎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研究
    一个新的微卫星多态标记 D14S1435 的F
    一种新的人细胞色素P450 2A6 cDNA克隆
    一种提高RAPD技术扩增效率的有效方法
    一种改进的cDNA文库固相构建法
    一种新型重组抗体导向溶栓剂的体外溶栓
    一种总体止血能力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一种特殊类型的关节炎 RS3PE
    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FTY720
    注意在医疗和科研工作中使用新的高血压
    简便有效分离培养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的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