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土鼠及大鼠局部脑缺血时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变化 |
|
法
一、实验动物: 健康沙土鼠,雌雄不拘,体重(67±4) g();Wistar大鼠,雄性,体重(355±24) g,由本院动物科供给。 二、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复制: 1.沙土鼠单侧脑缺血及再灌模型:首先参照Masayasu方法[4]对实验动物进行筛选:由于只有30%沙土鼠两侧大脑前动脉间缺乏交通支,因而只有这部分动物在结扎一侧颈总动脉后,才有可能复制单侧脑缺血。预选方法为:沙土鼠以100 mg/kg氨胺酮(ip)麻醉,颈前正中切口,分离左侧颈总动脉,将小橡皮条贴附于该动脉上,然后用丝线一并结扎,60 s后剪断丝线,抽出小条让动脉再通,观察30 min沙土鼠神经症状,参照Masayasu标准计分,最高分为7分,凡计分在2~7之间的选为实验动物。 将挑选的沙土鼠用乙醚吸入麻醉,按上述方法分离并结扎右侧颈总动脉,缺血3 h,剪断结扎直视血管再通,再灌2 h后用乙醚再次麻醉,断头取脑。立即将脑组织置于含0.18%甲酸的冰生理盐水中1 min,使乙酰水解酶失活,随即取出大脑迅速分离左右大脑半球并称重量。 2.大鼠局部脑缺血模型:大鼠以12%水含氯醛按400 mg/kg(i p)麻醉。按Peter法在颧弓和鳞状骨融合点侧1 mm暴露左侧大脑中动脉。用高频电刀电灼凝闭该侧大脑中动脉,术后放回原条件下继续饲养48 h后,水合氯醛再次麻醉动物,断头取脑,按前面所述方法处理脑组织。 三、PAF含量测定方法: 参照Tokumura法[6]淬取脑中脂质。用薄层层析法分离PAF,从层析板取与PAF标准品同比移植(RF)部分,用150 μL氯仿再提取,氮气吹干后溶于50 μL台氏缓冲液中待测。 用血小板聚集法测脑组织中PAF含量:制备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和贫血小板血浆(PPP),将血小板浓度调至35×109/L~40×109/L,测定血小板聚集幅度,根据标准品PAF剂量效应曲线计算出PAF含量。 四、对提取PAF的鉴定(参照Benvensite法[7]): 1.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 PLA2)处理:将从薄层层析板上刮下的提取物与PLA2在37℃温育15 min观察对PRP聚集的影响。 2.消炎痛及磷酸肌酸/磷酸肌酸激酶处理:在PRP中加入消炎痛(2 mg/mL)、磷酸肌酸(62.5 μg/10 μL),磷酸肌酸激酶(30.5 μg/10 μL),观察提取物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结果
一、PAF的剂量-效应曲线: 10 pg的PAF引起的血小板聚集率为10.6%,60 pg为75.0%,在此剂量范围内呈线性量效关系,r=0.999。 二、提取PAF的鉴定: 与PLA2温育过的从薄层层析板上刮下的提取物不能引起血小板聚集。用消炎痛及CP/CPK处理过的血小板,加入从薄层层析板刮下的提取物后,可见典型的聚集反应。 三、PAF测定的结果: 1.沙土鼠单侧脑缺血后左右大脑半球PAF含量的变化,如表1所见。
表1 沙土鼠单侧脑缺血后3 h再灌2 h后PAF含量的变化
Tab 1 The changes of brain PAF content in gerbils subjected to 3 h unilateral cerebral ischemia followed by 2 h reperfusion ()
n PAF(pg/g) Nonischemic brain 12 1.30±0.42 Ischemic brain 12 4.40±0.90* * P<0.05,vs nonischemic brain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丹参提取物F抗大鼠胃窦部粘膜再灌注损伤作用的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HL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