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象障碍自评量表的初步制定 |
|
检索对国内外若干体象障碍文献及量表结构等进行分析,以供参考(4,5,6,7)。②随机抽样分析1987-1996年我科对系统心理疏导治疗病员的反馈材料403例,回顾性研究测评。③参考国内学者及国际上编制量表的通常步骤及程序。④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编制出“体象障碍自评量表”。量表结构有10个维度,34个条目,80个因素。 量表编成后先以小样本(20名来诊病人,20例回顾性个案)作了预测。根据因素分析结果调整了原有维度,形成了具有8个维度,23个条目,50个因素的“体象障碍自评量表”。 施测过程:测试采用个别与集体方式进行,集体量表填写用于正常人组,当场填写和收回,个别填写是来我科就诊病员。指导语“这是一份科学研究的调查表,您可以不填写姓名,希望您能尽量地实事求是地填写。” 同时,医生填写自制的体象障碍调查表,与体象障碍量表、照片及录像对照,对患者体象作客观评估。
结 果
1.三组体象障碍均分及条目分比较 三组样本体象障碍组(Ⅲ)100例,神经症组(Ⅱ)103例,正常对照组(Ⅰ)100例,各条目的平均数与标准差见表1。就整体结果来看体象障碍量表变量的分布,三组样本差异明显。三组总分比较正常人组(Ⅰ)与神经症组(Ⅱ)(2.6±4.4/6.08±11.4,t=2.23,P<0.05)差异有显著性,正常人组与体象障碍组(Ⅲ)(2.6±4.4/58.05±21.81,t=21.24,P<0.0001)差异极显著,神经症组与体象障碍(6.08±11.4/58.05±21.81,t=15.51,P<0.0001)差异极显著。 2.信度和效度(见表2) 信度用前后二次测试的相关系数表示;效标:以临床诊断为效标。
表2 测验的基本指标
Cohranbach-a系数 因子一致性 0.9648 (内在一致性) 项目一致性 0.9734 效度 效标效度 0.6836 (点二列相关) 信度 稳定系数 0.7198 (一周前后相关) 分半相关 0.9981 信度系数 0.9991
3.多元分析 (1)动态聚类法:三种人群体象障碍各条目平均分及秩和检验各项均与上同。以x2动态聚类,采用选代法把体象障碍量表23项条目,归为八个维度,分别为自感缺陷度(X1),体貌认知度(X2),体貌关注度(X3),情绪受损度(X4),社会交往度(X5),体貌改变度(X6),客观评价度(X7),体象障碍诱因度(X8)。 100例体象障碍患者和103例神经症患者共计203人聚为二类,第一类含有4例神经症患者和21例体象障碍患者。第二类含99例神经症患者和79例体象障碍患者,初步判定两组为不同类型的患者,聚类结果与原始分类的拟合程度达(79+99)/203×100%=87.7%具有显著性意义。 X1=a1+a2 X2=a3+a19 X3=a4+a19+a29+a39+a49 X4=a4+a6+a16+…+a56+a7+a117+…a517+a20 X5=a18+…+a48+a15+a16 X6=a10+a11+a112+…+a612+a18+a22+a23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糖尿病人家庭支持量表的试测 下一个医学论文: 内皮素抗体在大鼠肾缺血 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