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摇头丸 滥用情况调查

刘志民 周伟华 连智 穆悦 吕宪祥 曹家琪 滕英群

  “摇头丸”的化学名称是亚甲基二氧甲基苯丙胺(methylene dioxy methamphetamine,MDMA),MDMA在结构上类似甲基苯丙胺和致幻剂麦司卡林(mescaline),具有中枢兴奋和致幻作用,故又称“迷魂药”(ecstasy)。MDMA于1912年由德国Merck药厂合成,1972年Gaston等首次对MDMA滥用情况进行了报告。此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MDMA在欧、美国家作为“舞会药”(party drug)在娱乐场所中被广为滥用[1,2]。我国自1996年下半年以来,相继缉获一批境外MDMA走私贩毒案件。与此同时,在广东、浙江、上海等东南沿海地区和内地个别省市的一些公共娱乐场所,特别是迪斯科舞厅发现MDMA滥用现象。1999年7月,北京市缉毒部门对本市某迪斯科舞厅滥用MDMA问题进行了查处,当场抓获滥用者19人。经检测,本市娱乐场所滥用的是MDMA和甲基苯丙胺的混合物。我们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对此19例另加哈尔滨市MDMA滥用者5人,共计24人进行了调查。
  调查方法:参考Cohen等和Solowij等对MDMA滥用导致主要症状、体征分布的调查结果[2,3],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24名滥用者进行了结构性访谈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MDMA一般滥用情况以及急、慢性中毒症状、体征。
   结果 1.一般情况 24例滥用者中,男性14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25.4±4.0岁。其中无业者7例,私营/个体经商者5例,服务业人士、公司职员各3例,演艺界人士2例,其它职业4例。MDMA滥用者主要使用原因是:①为寻求刺激4例,②为追求欣快效应3例,③受他人影响12例,④为缓解不良情绪5例。 
  24例滥用者中,17例否认在滥用MDMA前用过其它麻醉药品或精神药品,7例(29.2%)承认曾经吸过毒;在滥用MDMA时,19例否认同时使用其它药物(或毒品),2例(8.3%)自述与去痛片同时使用,2例自述与大麻同时使用,1例(4.2%)与海洛因或度冷丁同时使用。
  2.急性毒性反应
  滥用MDMA后即刻精神、行为表现主要为轻度欣快感、口干、精力增加、手舞足蹈、出汗和恶心、呕吐等,症状分布详见表1。

     表1 MDMA导致的急性毒性症状、体征(N=24)


急性
症状/体征 严重程度*
无(%) 轻度(%) 重度(%)
欣快感 4(16.7) 19(79.2) 1(4.2)
精力增加,手舞足蹈 7(29.2) 12(50.0) 5(20.8)
性欲增加 23(95.8) 1(4.2) 0
刻板或偏执行为 20(83.3) 4(16.7) 0
焦虑不安 19(79.2) 5(20.8) 0
抑郁 19(79.2) 5(20.8) 0
磨牙 15(62.5) 5(20.8) 4(16.7)
腰背部疼痛 16(66.7) 7(29.2) 1(4.2)
恶心、呕吐 9(37.5) 11(45.8) 4(16.7)
出汗 7(29.2) 11(45.8) 6(25.0)
高热 13(54.2) 9(37.5) 2(8.3)
口干 6(25.0) 17(70.8) 1(4.2)
幻觉 16(66.7) 3(12.5) 5(20.8)
心跳加快 15(62.5) 5(20.8) 4(16.7)
面部潮红 16(66.7) 4(16.7) 4(16.7)
运动失调 18(75.0) 5(20.8) 1(4.2)
其它症状(腹泻) 22 1(4.2) 2(8.3)

  *严重程度分为无、轻度、重度三级评分:“无”指无任何症状/体征;
“轻度”指轻微或偶尔出现的症状/体征,无需特殊治疗或处理;
“重度”指严重的症状/体征,某些症状要求或需要治疗。
  3.慢性毒性作用 慢性毒性作用的调查分两方面内容,一是“停止使用MDMA后身体出现哪些不适感”,其中23例否认在停药后身体出现戒断反应;二是多次使用MDMA造成的慢性毒性作用,主要有失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环丙沙星致老年患者阵发性摇头二例
    孪生兄弟同患摇头性癫痫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