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铀矿矽肺动态分析 |
|
对象与方法
对历年来已诊断为矽肺的全部病例(包括死亡病例),依照全国统一设计印制的《尘肺病例卡》,按要求逐项登记。并调查收集历年从事粉尘作业人员数、体检人数及粉尘浓度资料。参照1990年全国尘肺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1],结合核工业铀矿特点计算相应统计指标[2],统一进行计算机数据统计分析处理。 本研究将无铀矿粉尘接尘史的矽肺病例一律剔除,仅对有铀矿粉尘接尘史的矽肺病例进行分析处理,共有矽肺累积病例576例,其中现患411例,死亡165例。
结果
一、矽肺病例的发展动态 粉尘浓度呈下降趋势,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为最高,而后迅速下降,自80年代初至今,均在国家允许标准浓度2 mg/m3以下,但有波动。矽肺发病率与接触粉尘量有密切关系,当平均粉尘浓度回升时,矽肺病检出率亦出现回升。576例矽肺病例中有570例是在1964年以前开始接尘的,即99.0%的病例是在高粉尘浓度情况下开始接尘的。 除少数年份外,历年粉尘作业工人受检率均高于30%;矽肺病检出率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持续为高水平,1962年达到最高峰,三矿为13.48%,两队为15.48%,合计矽肺病检出率14.22%,1965年以后明显下降,基本低于1986年全国尘肺检出率(1.05%)。 1990年矽肺累积患病比为9.96%,累积病死率为28.65%,现患率为7.32%,矽肺肺结核合并率为22.87%。累积病例数、现患病例数随时间呈增长趋势。新病例数的增长主要在60年代,1966年底以前的累积患病例数占全部累积病例数的51.90%。死亡病例数各年代变化不是很大。 1986年合计矽肺累积患病比为8.59%,累积病死率为25.14%,现患率为6.58%。高于同年煤炭、冶金系统和全国水平,仅低于有色金属系统(均u>2.58,P<0.01)。矽肺现患率(6.58%)也高于同年全国尘肺现患率3.96%(u=10.60,P<0.01),与其他工业系统相比较居第2位。两队的矽肺现患率为47.31 %,与接尘作业工人人数减少有关,也反应了地质系统的情况更为严重一些。 二、历年来各期矽肺构成和矽肺合并肺结核情况 矽肺病现患病期Ⅱ、Ⅲ期构成呈缓慢增长。1986年Ⅲ期占11.44%,大于全国的7.08%(χ2=12.525,P<0.01)。 矽肺并发肺结核的合并率随矽肺晋期而增高。三矿两队合计Ⅱ、Ⅲ期肺结核合并率均比全国矽肺的肺结核合并率高(均u>2.58,P<0.01)。1986年合并率为24.33%,高于全国矽肺和其他种类尘肺合并肺结核的合并率。 三、矽肺的发病、晋期与死亡 1. 矽肺的发病工龄: (1)不同诊断年代Ⅰ期矽肺发病工龄百分位数分布只有单纯铀矿粉尘接触史的P50值(5.58年)低于混合接尘史的P50值(11.50年),是全国各系统中最短的(表1)。
表1 按不同诊断年代计算的Ⅰ期矽肺发病工龄百分位数分布比较
分 组 Ⅰ期矽肺 累积病例数 发病工龄(年) P5 P10 P50 P90 P95 全国矽肺 152 421 7.64 10.43 21.50 32.76 35.38 三矿 360 3.84 5.00 11.00 21.89 25.00 两队 113 3.00 3.00 6.00 10.60 12.00 三矿两队 473 3.20 4.00 9.33 20.00 24.61 三矿两队(纯铀) 182 3.00 3.00 5.58 15.98 18.79 三矿两队(混合) 291 5.00 6.00 11.50 22.97 25.42
(2)不同诊断年代Ⅰ期矽肺平均发病工龄随年代进展而延长,但各年代的几何平均发病工龄都短于全国的几何平均发病工龄。单纯铀矿接尘史矽肺病例的算术平均发病工龄(7.47年)和几何平均发病工龄(6.27年)显著低于混合接尘史病例的算术平均发病工龄(13.19年)和几何平均发病工龄(11.71年)。主要工种的算术与几何平均发病工龄都显著低于辅助工种(均u>2.58,P<0.01)。地质系统的平均发病工龄明显低于矿山系统,其随年代的变化也没有矿山系统明显,这与地质系统的生产性质与特点有一定关系。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钒钛磁铁矿尘对家兔肺泡巨噬细胞毒作用的体外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矿物粉尘诱导的肺泡巨噬细胞因子对肺成纤维细胞作用的研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