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围产保健对降低低出生体重的影响

38  57 2.55
合计 9 337 269 2.88

  2. 低出生体重与母亲分娩年龄的关系(表2):母亲分娩年龄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无一定规律,差异无显著性(χ2=4.76,P>0.05),<25岁与≥30岁组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u=0.28,P>0.05)。
  3.低出生体重儿的性别比例:4年中出生活产男婴4 901例,其中低出生体重男婴107例,发生率2.18%;活产女婴4 436例,其中低出生体重女婴162例,发生率3.65%,女婴发生率非常显著高于男婴(u=4.32,P<0.01)。
  4.低出生体重与母亲一般特征的关系:
  (1)与母亲文化程度的关系(表3):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随母亲文化程度的提高而明显递减,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14.89,P<0.01)。
表2 低出生体重与母亲分娩年龄的关系

年龄
(岁) 活产儿总数 低出生体重儿
人数 发生率(%)
<25 3 084  87 2.82
25~ 4 942 147 2.97
≥30 1 311  35 2.67
合计 9 337 269 2.88
 
表3 低出生体重与母亲文化程度的关系

文化程度 活产儿总数 低出生体重儿
人数 发生率(%)
文盲   78  4 5.13
小学 1 096  48 4.38
初中 5 141 149 2.90
高中 2 159  50 2.32
大专及以上  863  18 2.39
合计 9 337 269 2.88

  (2)与母亲身高的关系:低出生体重儿的母亲平均身高158.14 cm,1993~1996年围产保健监测,产妇平均身高159.11 cm,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2.81,P<0.01)。
  (3)与双胎、多胎妊娠的关系:本组资料中双胎、多胎妊娠66例,其中低出生体重儿38例,发生率为57.58%;单胎妊娠发生低出生体重儿231例,发生率仅为2.49%,显著低于多胎妊娠(u=9.06,P<0.01)。
  (4)与分娩孕周的关系(表4):早产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高于足月产(u=17.06,P<0.01),也高于过期产(u=17.58,P<0.01),与文献报道相同[2]。过期产发生率最低,与足月产相比(u=8.72,P<0.01),三者间相对危险度分别为297∶9.2∶1。
表4 低出生体重与分娩孕周的关系

分娩孕周 活产儿总数 低出生体重儿
人数 发生率(%)
<37  212 126 59.43
37~ 7 629 140  1.84
≥42 1 496  3  0.20
合计 9 337 269  2.88

  (5)与母亲孕产次的关系:第1胎第1产婴儿3 809例,其中低出生体重儿123例(3.23%);第2胎以上者5 528例,其中低出生体重儿146例(2.64%),低出生体重与母亲的孕产次无关(u=1.64,P<0.05)。
  5.与围产期保健的关系:
  (1)与早孕建卡的关系:早孕(<12周)建卡者7 253例,发生低出生体重儿219例(3.02 %);>12周建卡者2 084例,发生低出生体重儿50例(2.40%),建卡时间与低出生体重之间差异无显著性(u=1.59,P>0.05)。
  (2)与母亲产前检查次数的关系:低出生体重儿母亲产前检查8次以下者160人,占59.48%,而≥8次者109人,占40.52%,经构成比显著性检验[3],差异有非常显著性(u=3.11,P<0.01)。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冠心病的自我保健疗法
    羊水过少的诊断处理与围产儿预后
    外来流动人口孕产期保健调查
    脂肪肝病人自我保健状况调查分析
    体疗保健法对于防治颈椎病的意义
    功能保健灸疗法简介
    67种食品虚假宣传保健功能调查分析
    芦荟的功效成份与保健作用的研究
    围产期心肌病的护理6例
    围产期伊文氏综合征的治疗与护理
    合理选用保健品
    围产期特殊心理变化分析及心理护理 
    护士在老年病人保健指导中的作用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