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灌洗在职业和环境医学中的应用 |
|
3),NAL中PMN数量平均数为(20.3×10/L),而接触较高浓度的臭氧(180 μg/m3)时 ,NAL中PMN数量为(27.4×10/L,P<0.01),接触臭氧的儿童NAL中的ECP和MPO也明显高于对照组[8]。暴露于臭氧后,NAL和BAL中的白蛋白、尿酸、尿素的浓度也明显增高,说明接触臭氧后鼻粘膜的渗透性增高[1]。 2.甲醛 :吸入浓度为5 mg/m3的甲醛可导致NAL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数、白蛋白及总蛋白增 高[13]。 3.木尘:有鼻塞症状的木尘接触者,其NAL中白蛋白增高。NAL中中性粒细胞的比例也与接尘时间呈正相关[14]。 4.柴油机尾气颗粒:用0.15 mg柴油机尾气颗粒加入200 L生理盐水制成悬液让受试者雾化吸入,发现受试者NAL中IL-2、IL-4、IL-5、IL-6、IL-10、IL-13、IFN-γ、IgE等的浓度明显增 高[15]。 5.谷尘:工作在总粉尘浓度为6.8 mg/m3,内毒素浓度为2 372 U/m3的环境下的工人,NAL中的总细胞数、PMN数均比对照组增高[16]。 6.养猪场内的粉尘:健康志愿者进入养猪场作业37小时后中性粒细胞数在BAL中增高50倍,在NAL中增高40倍,IL-6增高25倍(BAL)及15倍(NAL)。BAL和NAL中的IL-lα、IL-lβ及TNF-α也明显地增高[4]。 鼻灌洗具有无创伤性和易于操作的优点,可反映呼吸道的病理变化,并能比较不同类型有害因素的效应及各种药物的疗效。国外在近年内已将该研究方法应用于环境医学及职业医学领域,成为临床与基础研究的工具,尤其在大数量危险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操作方法还需进一步标准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不够充分,特别是在职业环境中毒物和粉尘的危害在NAL中的表现报道较少。在我国,NAL的应用尚未见报道,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单位: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防疫站 南宁市 530021,2 广西卫生干部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Graham DE, Koren HS. Biomarkers of inflammation in ozone-exposed humans. Comparison of the nasal and bronchoalveolar lavage. Am Rev Respir Dis, 1990, 142: 152-156.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中国发生艾滋病毒感染流行的危险因素 下一个医学论文: 1988 1992年中国神经管缺陷发生率的动态变化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