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皮素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内小动脉重建中的作用 |
|
不仅能引起VSMC的收缩,而且能促进VSMC的增殖[2],因此ET与高血压动脉重建的关系受到密切关注。ET与一些实验性高血压及其动脉重建有着密切的关系,但ET在人原发性高血压及其动脉重建中的作用,至今还不清楚[3]。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的发病过程及主要病理变化与人原发性高血压非常相似,是研究高血压常用和理想的动物模型之一。已证实的ET受体有ETA、ETB和ETC、ETA广泛存在于心血管系统,在介导血管收缩反应和VSMC增殖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本研究给予SHR口服型的ETA拮抗剂BMS-182874,通过BMS-182874对血压、肾内小动脉形态和血管阻力的影响,探讨ET与高血压肾动脉重建的关系。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雄性SHR和同种的正常血压大鼠Wistar-Kyoto(WKY)(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分为(1)WKY组:16周龄WKY;(2)SHR组:4周龄SHR,给予正常饮食,饲养至16周;(3)BMS组:4周龄SHR,口服BMS-182874(美国Squibb公司惠赠)100μmol/(kg.d)[4],至16周。每组6只动物。 2. 方法 2.1 血压测量:10周后,每两周用电脑大鼠心率血压测量仪(MRB-ⅢA型,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尾套法测量1次尾动脉收缩压。 2.2 最小肾血管阻力(minimal renal vascular resistance,RVRmin)的测定:每组6只大鼠,经腹腔注射氯胺酮20mg/kg和安定20mg/kg复合麻醉。颈总动脉插管测颈动脉收缩压后,放血处死大鼠,迅速取出左肾,保留肾静脉、肾动脉及与肾动脉相连的一段腹主动脉。结扎腹主动脉远侧端,将其近侧端连接非循环式Langendroff离体灌流装置(恒压、恒温37.5℃),以氧合Kreb液在12kPa(90mmHg)压力下灌注左肾,使肾血管处于最大舒张状态,然后测量该压力下左肾静脉的每分钟液体流出量Q0。实验完毕,剪去肾蒂,吸干肾表面的灌流液,称肾重,将每分钟液体流出量除以肾重,得到单位肾重每分钟流量Q1,根据R=(Pa-Pv)/Q分别计算总体和单位肾重RVRmin,式中R为血管阻力;Pa为动脉端压力,即实验中的灌注压;Pv为静脉端压力,本实验中可认为是0,Q为液体流量。 2.3 肾内小动脉几何形态学研究:上述离体肾灌流后,以多聚甲醛-戊二醛12kPa下灌注固定。间隔取垂直于其纵轴的数个薄片,厚约2~3mm,常规脱水、石蜡包埋、横切片,片厚3μm。切片经常规脱蜡入水,酸性茜素蓝染至血管平滑肌呈紫红色。选择圆形或近圆形动脉,用CA6300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测量动脉的内径、外径、壁厚和壁面积,计算壁厚与内径之比值。每组取4只大鼠,每肾取4张不同断面的切片。 2.4 肾内小动脉中膜的形态计量学:肾脏作振荡切片,片厚200μm,经0.1mol/L PBS漂洗过夜,锇酸后固定,脱水、浸透和聚合。在相差显微镜下,选外径在100~200μm之间的圆形小动脉。切下小动脉,进一步定位,修块,作超薄切片,Hitachi H-800型透射电镜(TEM)摄影。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生成10×10网格,使网格纵线与电镜底片上VSMC或细胞间隙的长轴平行,测量有细胞核处VSMC及其间隙在各网格横线上的截距,以截距的平均值代表宽度。每组取3只大鼠,每只大鼠取1~2片切片,再各取1~2根小动脉,电镜下每根动脉测量4个不同部位,每一部位测3~4张底片。 2.5 结果的统计学处理:两组之间比较用t检验。
结 果
1.血压 10~16周时SHR血压显著高于同龄WKY(P<0.01),BMS-182874未能降低SHR的尾动脉收缩压(P>0.05)(图1)。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正常鞍区冠状面CT断层解剖学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高血压形成前后肾内小动脉的重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