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常鞍区冠状面CT断层解剖学研究 |
|
cica region. The form of the normal sella turcica is often variant. In order to decide a correct diagnose,all the signs of the sella turcica region(include the shape, size, densities of the hypophysis, infundibulum and sellar floors) ought to be observed. 【Key words】 Sella turcica region; Hypophysis(Pituitary gland); Sectional anatomy; Computed tomography
正常鞍区解剖结构复杂、变异范围较大,传统影像检查难以直接显示其解剖细节,该区域病种繁多,过去常难以做出正确的早期诊断[1,2],CT设备的应用弥补了传统影像检查方法的不足。近些年来,国内外对鞍区肿瘤的CT诊断进行了较多的研究[3,4],但系统的CT断面影像解剖学研究尚少。我们采用高分辩率CT对鞍区薄层冠状面解剖图像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现总结报道如下:
材料和方法
1. 病例资料 回顾性分析近6年来因头痛或眼眶病变行CT扫描,而鞍区冠状面图像表现正常的病人167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119例,年龄20~61岁(平均35岁)。由两位富有经验的影像医师确认每幅CT图像均无异常改变,所有病例在临床上均无多饮多尿、溢乳、月经失调、肥胖等临床体征和鞍区定位征象,血液激素测定均在正常范围,1年后经临床和放射科随访未发现异常。 2. 检查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用第3代全身CT设备(美国GE公司MAX-Ⅱ型和日本日立公司W450型)进行薄层增强扫描,被检者仰卧头过伸位,使眦耳线与床面平行,扫描架角度前倾15~20度,使X线束与眦耳线垂直以避开牙齿和下颌骨(图1),扫描范围从鞍结节前5mm至鞍背后5mm,层厚1.5~2mm,扫描条件为120kV、100mA,扫描时间为3SEC。
图1 鞍区冠状面CT扫描示意图 Fig.1 Diagram of coronal CT scan of sella turica region
结 果
1. 垂体 选择在垂体柄与垂体连接处前1个层面的中央,测量垂体的垂直高度(图2),结果为2.6~8.4mm(平均4.6±2.1mm)。男性和女性垂体的平均高度分别为4.56±2.1mm和4.62±2.2mm,两者无显著差异,在各年龄组中,20~49岁组垂体高度基本相同,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50~61岁组垂体高度略为减低(表1),经t检验证明,本组垂体高度与前几组垂体高度差别有显著意义。垂体最大宽度为8~21mm,平均13.8±4.1mm。
图2 垂体冠状面测量示意图(H:高度 L:宽度) Fig.2 Diagram of measurement of hypophysis
表1 各年龄组垂体高度 Table 1 The height of hypophysis on different ages
年龄(岁) ages 例数(例) numbers(cases) 高度(±s,mm) height(±s,mm) 20~29 28 4.58±2.2 30~39 93 4.63±2.1 40~49 32 4.78±2.3 50~61 14 4.12±2.0
垂体上缘的形态有72例(43%)呈凹陷型,60例(36%)为平坦型,35例(21%)为隆起型。上缘隆起者多均匀而广泛,最突出点位于中央,有5例垂体两侧厚度不一致,其上缘最突出点偏于一侧。上缘凹陷型的最下陷点多位于中央,有7例下陷最低点偏于一侧。经统计学检验,隆起型垂体的高度和宽度均较凹陷型者大(表2)。 表2 垂体形态与其各径线的关系 Table 2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hape and the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建立阿尔茨海默症的转基因动物模型 下一个医学论文: 内皮素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内小动脉重建中的作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