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我国沿海五省市致病性弧菌的分布调查及病原学研究

 1.标本来源:1995年9~11月自山东、上海、浙江、广东和海南5省市10个地区采集样本51份,其中水源水29份,包括江水、河水、塘水和海水;饮用水11份;食品11份,有海鱼、鱼塘鱼、螺等。
  2.培养基:碱性蛋白胨水,GN增菌液,SF增菌液,TCBS琼脂,麦康凯(Mcc)琼脂,SS琼脂,营养琼脂,各种生化反应培养基及SWF-A微量生化鉴菌板。以上培养基为中国腹泻病控制上海试剂供应研究中心、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和上海市医学化验所试剂厂产品。
  3.诊断血清:霍乱弧菌O1群多价诊断血清、O139群诊断血清由中国腹泻病控制中心上海试剂供应研究中心提供,志贺氏菌属诊断血清由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沙门氏菌属诊断血清为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产品。
  4.仪器:VITEK微生物分析仪,鉴定卡(GNI)。
  二、方法:
  1.水样采集:参照文献[4]进行。
  2.细菌分离:取水样225ml,加入10×碱性蛋白胨水25ml中,经35℃增菌6~8小时,挑取表面培养物接种于TCBS平板和Mcc平板,置35℃培养18~24小时,自TCBS平板挑取黄色和蓝绿色菌落接种于营养琼脂平板,35℃培养18~24小时,进行致病性弧菌鉴定。Mcc平板上的可疑菌落做气单胞菌属和邻单胞菌属细菌的鉴定。
  取食品1cm×1cm×0.3cm,于无菌研钵中研碎,置碱胨水中增菌。以下步骤同上。
  沙门氏菌属和志贺氏菌属的分离,是将水样分别置于10×SF增菌液及10×GN增菌液中,经35℃18~24小时和6~8小时增菌后,接种SS平板,按常规程序进行鉴定。
  3.生化鉴定:对氧化酶阳性、具有动力、分解葡萄糖的菌株,用SWF-A微量生化鉴菌板进一步做系统生化反应,并加做必要的补充试验。参照文献[5]的方法进行菌属和菌种的鉴定。应注意麦氏弧菌氧化酶为阴性。
  4.血清学鉴定:对疑似霍乱弧菌的菌落进行O1群和O139群凝集试验。


结  果


  1.致病性弧菌的分布情况:采集的51份标本有34份分离到致病性弧菌(66.7%)。29份水源水中27份检出致病性弧菌,检出率为93.1%,饮用水和食品各11份,检出率分别为9.1%和54.5%。
  外环境水源水中共检出38株致病性弧菌,分布情况见表1。38株菌主要分布于沿海的江水(31.5%)和河水(26.3%)中,塘水和海水次之,均为21.1%。11份饮用水中检出1株亲水气单胞菌。食品中分离到5株气单胞菌属细菌和1株河弧菌。


表1 外环境水中致病性弧菌分布情况


菌  属 检出
株数
江水
(7份) 河水
(8份) 塘水
(7份) 海水
(7份)
弧 菌 属  24 6(25.0) 7(29.2) 4(16.6) 7(29.2)
气单胞菌属 12 5(41.7) 3(25.0) 3(25.0) 1(18.3)
邻单胞菌属 2 1(50.0) 0(0.0) 1(50.0) 0(0.0)
合  计 38 12(31.5) 10(26.3) 8(21.1) 8(21.1)

  注:表中括号内数字为百分率
  致病性弧菌的地域分布:东海、南海和黄海分别采集标本35、13和3份,致病性弧菌检出率前两者均为77%,后者为67%,表明我国沿海不同地域致病性弧菌分布相近。黄海取样数较少,有待于进一步调查。
  2.致病性弧菌分离鉴定结果:51份标本经细菌学检查分离出致病性弧菌45株,其中弧菌属细菌25株(55.6%),气单胞菌属18株(40.0%),邻单胞菌属2株(4.4%),结果见表2。此次调查共检出弧菌科3个菌属9种细菌,豚鼠气单胞菌占首位(26.7%),其次为溶藻弧菌(22.2%)和副溶血弧菌(11.1%)。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我国血管外科发展现状及趋势
    ANSIE在我国成年人中的应用
    我国某县血液筛选后传播艾滋病病毒的残
    我国高血压流行情况及如何开展高血压社
     98我国部分临床医学学科进展呼吸病学
    我国肺部感染的临床和研究现状与展望
    我国农业劳动力的两种转移模式思考
    探析我国老年护理的现状与展望
    二论加速我国医用生物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努力提高我国关节镜外科水平 评论 
    中文消毒学文献在我国期刊中分布状况的
    我国风湿性心脏病的流行现状
    我国不同人群输血传播病毒感染调查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